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课题组会上,李靖提出的话题,在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发表了意见之后,刘栋总能提出更有见解的补充和实践方向,这也慢慢的使得他在一众同门里,赢得尊重和声誉。
当然,一开始也有很多不服的声音。
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终的实践,不断地证实着刘栋的话,而这也使得其他人不太敢明面上提出反对意见。看到这样的局面,刘栋说的话反而开始少了起来,更多的实践费在聚焦自己的研究方向上。
时间如水,不急不缓的流逝着。
时间慢慢地就到了刘栋硕士研究生要毕业的时候,今年也是李潇硕士毕业的时候。
而在别人还在忙着写和改毕业论文的时候,他俩早在1年前就已经达到了要求,之后的很多工作是增加自己的“成绩”。
所以,毕业答辩的时间,他俩也是申请的第一批。
而关于毕业后的去向,两人的目标还是很明确的——继续拿下博士学位!
虽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也可以留院,也可以工作之后在职读博。但是他俩这样明确的目标,就是因为,职业发展,并不是只是需要学位啊,而是需要科研方面的更多的积累。脱产,是更加的方式!
两人早早的就把外语的证书考了出来,虽说李潇分数略逊,但有着刘栋的辅导和标杆作用,实际上并不低。
两人已经把各个方面的准备都走好了。
导师方面,已经谈妥,只要过线,依照两人硕士研究生取得的科研成绩,最终录取不成问题。
两人各自的导师也都是很开明,给出的建议也是如出一辙,那就是,读博士不局限于国内院校的读博,而是建议他们早早的申请公费读博,走国内-国外联合培养的路子。而且分别还给出了推荐信。
查看了公费留学的简章,以及投递了材料后,他们对于这个也是很有信心的。
信心的来源有几个方面,外语成绩是优异的,联系国外的教授是顺畅而且有积极反馈的,国内导师也是支持的,学校在国内外也是都被认可的
所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关于两人生活上的未来,已经谈了几年,两人也是“同居”的状态,从一开始的“发乎情,止乎礼”,到后来的见家长,一步步的已经走了过来。
去年年底的时候,双方家长见了面,也“订了亲”。
而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季,也是他们结婚的拟定时间。
虽说不比“带球毕业”的双喜临门,他们毕业+结婚的双喜临门也是引得蔡明明等一众同学的羡慕。
硕士毕业后,继续读博。
在世界顶级医学中心,做博士阶段科研的培训,是刘栋“大医崛起之路”的下一阶段。
在最好的年龄,打下了临床实践的良好基础,掌握的技能不会随着时间而褪色。
在最好的年龄,进行科研思维的培养和世界级的科研培训,等待回归,就是“传奇”的启航。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江湖路远,以后再会!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