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早诊断,早治疗”不应该只是口号,而是切切实实改善人们整体状况的措施。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治病,下医治已病治病”,这句话被很多“养生大师”用来营销,但是从疾病的角度,养生究竟起不起作用需要更大样本的数据来支持,但是生活条件好了,本身已经是养生的一种;而早癌筛查既能发现“癌前病变”——癌症的欲病,又能发现“早期癌症”——已病的早期阶段,实在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
这也是“小钱,办大事”的一个典型。当然,与之对应的又是另一个话题,会不会出现“过度医疗”的问题。但是,在刘栋看来,如果经过筛查,发现疾病早期的比例不低,就不算过度医疗,因为每个人如果只是选择基本的体检套餐,费不高;但是如果有朝一日,通过体检筛查的疾病早期情况的比例很低,那么说明不用筛查也能达到满意的基本控制面,那么再继续推行就算是“过了”。
现阶段,还是处于从“开始就诊即晚期”向“体检发现疾病(早期阶段)”过渡的阶段。“早癌筛查”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刘栋按照三个人的情况,快速的写完了病历,然后看着时间还比较富裕,就在病历系统的个人模板库里面,建立了3种胃癌病史的模板,以后写病历就可以更高效了。在写病历之前,早早的先下了医嘱,这样护士小姐姐们就可以按照医嘱,安排病人去做检查,以及及时备药提供治疗了。
病人的事情处理得当,沟通也到位,很多碎片化的时间就能整合成整片的时间。而且,也不会出现自己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病人家属过来询问找不到人的情况,极大的减少了医患矛盾。当然,也不尽然,毕竟“人事”比较复杂。
收了这三个病人后,刘栋所在医疗组的固定床位就满了。像他们这种规模比较大,而且在当地数一数二的医院来说,固定床位才是他们相对说了算的,想收病人到自己组,要提前自己安排好病人的出入院。
如果没收满,其他组的就可能看情况临时占用了。至于不固定的床位,通常就看谁先收谁占据了,这些床位的安排,是护士长或者科主任来统筹的,各个医疗组之间对于这些数量及其有限的不固定床位,还是存在点“明争暗斗”的情况的,此处略过不提。
另外,普通外科基本上是急诊手术的大户,每天还要预留2张床位用于收急症,这个不是择期手术或者限期手术病人所能占据的。
当刘栋了解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他还有些好奇的问过赵刚,“赵老师,急诊病人不得推诿,那么床位用完了,应该怎么办?”
“按照规定,我们预留了2张急症床位已经达到了基本要求了。如果都收满了,会通知急诊科,急诊科会和急救中心打电话沟通的,那样救护车接到急症病人后就会和他们说,然后拉到有床位的医院。”
“那么,如果遇到了大量急症的情况,怎么办?”
“嘿嘿,你还挺好奇,如果是那种情况,就是医院行政总值班协调的事情了。再者说了,医院能做手术的值班医生就那么几个,正常情况下这几个人都上手术了。如果是大量急症手术的情况,病人规模稍大的医院来协调床位;病人规模特大的就是需要主管部门来协调各个医院收治了。”
“哦”果然,到了一定的位置,才需要为那些事情而烦恼。作为一个小医生,做好眼前的工作,就足够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