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为防止出现上述情况,临床医生采取的方案就是,可在手术过程中将切下的组织标本送冰冻切片检查,以及在切除标本后5-10分钟测定甲状旁腺激素。如果将异常的组织切除后,术中血清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素值下降50%,则表明切除成功,否则说明病变不是腺瘤而是增生。
这个患者切除肿物后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下降,结合术中冰冻切片结果提示为甲状旁腺腺瘤,这些综合评估表明,手术成功的解决了问题!
王健主任医师听到结果后,就让台上的赵刚和刘栋先做,他则站在台边指导。毕竟,手术的关键步骤已经做完了,只剩下收尾工作,对于组内的两个医生,他是相对放心的,而且有他在台边,必要时也可以及时上台救场。
赵刚接手,刘栋作为一助继续着手术。首先,他俩再次检查创面的出血情况,全部彻底止血后,在手术部位放置了引流管1根。
接着,巡回护士和台上医生一起清点器械、敷料数目无误后,赵刚和刘栋就开始逐层缝合、关闭切口,表面皮肤也以皮内缝合法缝合,选择用可吸收线。美容缝合,是颈部手术这类外露切口新进推广的方向,毕竟,每个人都不喜欢在外露的部位还有个明显的手术疤痕的。
刘栋熟练的配合着。然后脑海中有些浮想联翩,回想着手术方式,也在思考着术后的注意事项。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方式,依据不同的疾病也会采取不同的手术。这个病人的病理结果是腺瘤,所以是甲状旁腺腺瘤的手术方式,即腺瘤切除即可。如果是甲状旁腺增生,则会采取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或者全甲状旁腺切除+自体移植术。如果是甲状旁腺癌,则又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所区别,当根治术无颈淋巴结转移时,行包括同侧甲状腺及峡部,气管周围淋巴脂肪组织和部分胸腺组织在内的整块切除;当有区域颈淋巴结转移时,应行联合根治术。
不过,做过一次腺瘤切除,认识了解剖结构,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疾病,哪怕是增生或者癌,刘栋相信,自己也会相对容易上手的。
昨天的手术前谈话时,刘栋已经和病人、家属说过了,手术后还是要密切的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生化。手术成功,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还会有个恢复的时间。
而这个恢复的过程,是前辈医生们总结了无数例类似手术总结的经验,发表过文章,按照那些总结的经验,刘栋得知并告诉了病人、家属,那就是手术后24小时内血清钙水平降至正常或出现低钙血症,在术后1周内最明显,而且多数患者低钙血症是暂时性的,一般术后4-5天降低到最低,然后逐渐回升。这样,术后出现低钙血症,对症处理即可,病人也不会有太大的不满和怀疑。当然,也要注意是否有镁代谢异常,如果补充钙剂不能控制手足抽搐,应考虑低镁血症。
当时,王容的老公也问过一个问题,“术后暂时性低血钙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类问题,实际上也有答案,都是既往临床相关的研究总结,以及基础研究的结果。所以,刘栋当时就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术后暂时性低血钙的原因主要有3种:1)骨饥饿和骨修复;2)由于甲状旁腺腺瘤长期处于高分泌状态,使其他正常甲状旁腺功能受抑制,术后出现了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部分骨骼或肾对甲状旁腺的抵抗作用。”
这也为刘栋今后的科研方向提供了思路,科研是和临床紧密相关联的,临床科研最主要的是解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
工作在一线,如果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合作,会为自己、也会为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伙伴们提供很大的思路。
有句话形容的比较好,刘栋想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