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深吸一口气,刘栋决定不再回复文字,免得落话柄。
他走出办公室,在病房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直接拨打电话过去,“喂,你的这个我看了,按照报告来说,这样没什么问题呀。”
对方听完后,说,“好的,你说没问题就没问题。嗯,你在医院工作还顺利吧?”
见对方也没有别的问题,反而有闲聊的倾向,刘栋主动把话语权接过来,说道,“一会还有别的事,咱先说你的事吧,这个就这样了,没别的问题了吧?”
“嗯,没别的了。就是觉得那个医生不太靠谱,医生都太黑了,钱这么多巴拉巴拉”
刘栋听着他在抱怨,但是这确实有点“当着和尚骂秃驴”的感觉,所以直接说,“那就这样?改天有空一起再聊啊。”
“好的,你先忙。我有事的时候再随便问问你。”
刘栋沉默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老同学,对于一个专业的医生来说,比较忌讳的就是,我就随便问问。”
对方听到后有些诧异,没有说话。
“老同学,看病呢,是要挂号的,线上的一般也是有咨询费。而且,医生对于说出去的话,都是要负责任的。并不是你想的那么轻巧。”
刘栋主要是听到以后还可能被“随便问问”,所以就打算多解释解释。
“你可能没在意这方面的事情。但是我干这个行业,我是一直有在关注的。举个例子,有个医生为了方便随访已经面诊过的病人,建了个群。有一天,他的一个老病人家里的孩子生病了,就在群里@他问了个问题,他呢,根据当时的情况给了建议,说‘可以先观察观察,如果有问题再去医院’,结果,那个孩子后来病情加重住到了儿科icu,然后孩子的家长就把这个医生投诉了,理由是‘治疗建议不正确,导致了严重后果’。而医院呢,根据提供的资料,认为这个医生是基于当时提供的只言片语做出的建议,没有严重错误,但是没有面诊,没有充分了解病情,是无法看病的,但这种情况下还是给了建议,且有病情加重的情形,所以给了个‘警告’的处分。然后,那个群就被解散了。”
“还有,你留意下就可以发现。医院的线上咨询,主要是针对已经在门诊看过病,需要复查的老病人,并不针对新病人。这也是因为老病人是了解之前就诊情况,可以给出建议的,但是新病人,有些查体或者检查资料并不全,给的建议并不一定准确。”
是的,医院经常组织医生义诊,或者鼓励医生科普,看上去都在免费,做着公益,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都是公益行为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