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07章 怨?!
又是一阵沉默。
刘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他处理起来也是很有经验,就是见招拆招。
没有别的坏处,就是容易得罪人。他有些不明白得罪人的原因,只是知道,有些人问过后,除非下次再来咨询,中间不会有任何的联系,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后来在和其他同学或者家人聊天的时候,提到这事,然后有了些许感悟,那就是“以德报德,以直对待其他的所有情况”。
还记得上次回家的时候,妈妈告诉刘栋了一件事情。
那是他的表哥表嫂去医院看病的事情。当时表嫂头痛,在当地医院看了效果比较差,就决定开车去刘栋实习的医院来看病,表哥陪着。他们开车3个小时到了医院,然后由于那天刘栋所在的组正好是手术日,手术日就是指第一台手术就是刘栋他们组的,而且后面的手术也是优先他们组安排。
所以,表哥表嫂到了医院后,刘栋没有去医院门口迎接他们,只是在上台前给表哥发了条消息,“神经内科挂号虽然难,但是一般都给加号的。如果不给加号,你就去找xx,我和他说过了,找他就给加号的。出结果后如果有疑问,就给我发消息,我过去找人帮你看。”
而且那天,刘栋还提前和组内的老师打了招呼,如果有事的话,他就临时离开去趟门诊。结果,一直到3台手术做完下台,也没等到消息,于是他中午打电话问了下表哥,得知已经看完病返程了,他还挺放心的,觉得应该是挺顺利的解决了问题。
妈妈告诉刘栋,看完病后,表嫂和表哥唠叨了一路,回家也是大吵了一架。主要的争吵内容都是围绕刘栋,怪他没有去陪同就诊,怪他在医院工作还不能给她开方便之门,让她在门诊等了那么久。最后总结之语就是,“他眼里没咱,以后咱们家就和他绝不来往了!”
刘栋听完后,感觉很是无语。他宽慰妈妈,医院又不是咱家的,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实习医生,又不是院长,哪有这么大的本事。而且,表哥表嫂也是普通家庭出身,咋就年纪轻轻有特权阶层的想法?
终于,那边的高中同学发了当地医院看病的病历照片过来,刘栋点开后,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然后问道,“你的问题是什么?”
对方没再打字,而是一条一条接一条的发了4条语音过来。
刘栋挺反感这样的,他更倾向于选择直接通话,或者发文字。工作场所,不带耳机的情况下,谁能外放语音来听呢?
但看在同窗一场的份上,他还是戴上耳机,耐心的听完,有的还是听了2遍才明白对方的意思。
“我看完病,这边的医生建议我,巴拉巴拉.我觉得他的水平不行,就想问问这样是对的还是有问题的?”
听完后,刘栋更是无语,心想,“你挂号看病,看的过程中不问大夫,而是发给我来问,目的是什么,是治病吗?我要说对方不对,这是挑拨医患矛盾,到时候争吵起来,我的话还成了对方医生有错的证据了?争论赢了不提,争论输了还要反过来再怪我?再者说,面诊的医生都没有作出正确判断的话,我都没看过你的影像片,就看了个报告,还能凭借个报告就看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