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航空超声波探伤器的研制进行得很顺利。

经过跟苏总工的商议,李爱国按照后世的经验,考虑到这年代的技术条件,最终确定了航空标准。

频率覆盖2.25/2.5mhz、4/5mhz和10mhz三档,确保具备对不同材料和缺陷的检测能力。

分辨率达0.1mm级,能检测出“发丝”般裂纹。

这个标准也成为了第一批航标。

只是要提高分辨率,除了增加探头的功率还远远不够,宗先锋想了好几个办法,实验了几十次都没能搞定。

李爱国提出了个想法:“既然探头的功率不足,咱们为什么不扩大发射和接收的面积,可以做成弧面形状,达到聚集声波的作用。”

闻言,苏总工眼睛一亮:“你是说把探头制造成雷达的形状?”

“谁也没有规定探头必须得是个圆球吧?”李爱国记得后世在电视上见过航空探伤的设备,当时还觉得奇怪,为什么跟雷达差不多,原因是这个啊。

“这倒是。”苏总工琢磨了片刻,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论造雷达,苏总工也是专家,不过这圆弧探头跟真正的雷达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李爱国绘制出图纸后,圆弧探头的制造工作就提上了日程。

由于是实验性质的探头,为了方便更改,李爱国和苏总工两人亲自负责制造工作。

苏总是国内第一批专攻飞机量产的总工,对于大规模制造飞机有着很丰富的经验。

李爱国在后世没少逛论坛,对航空工业尤其是军机的发展也有所了解,虽经验不足,但是一些观点却让苏总眼前一亮。

两人一边配合工作,一边聊得火热。

“老苏,作为制造军机方面的专家,你觉得在空战中,咱们这边最大的隐患是什么?”李爱国一边测量弧度,一边问道。

“苦恼嘛,自然是总得给战鹰匹配上等马了。”苏总叹口气,回道。

李爱国也听说过这种说法,有些好奇的问道:“怎么个匹配法?”

苏总看了看李爱国,知道他的保密权限足够,这才开口道:“在北面战场上,咱们的主力战鹰是米格15,对手是小美家的f86,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

“在海那边,咱们的主力是歼5,歼 6,对手是小美家的rb-57、u-2高空侦察机,护航的是 f-4“鬼怪”。”

“为了应对对面的上等马,咱们的飞行员不得不靠技术来迎战。”

李爱国点头道:“要是有了碾压对手的实力,谁愿意跟对手玩技术!”

这话听起来有些整治不正确。

但是要知道那些堪比杂技的动作,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危险,飞行员们是把脑袋别在了战机的翅膀上在玩命。

像歼5、歼6战机最常用的一招是“跃升拦截”,怎么做的?

先是低空加速后向上冲刺,然后短暂突破升限接近目标。

这种动作却容易因极限飞行出现发动机停车、燃油耗尽等故障。

这让飞行员不得不玩命,这对技术人员来说是一种耻辱。

苏总继续说道:“为了弥补技术上的差距,我们的战机不得不高强度值班,加剧了零件耗损和故障概率。”

“我们也知道为战鹰匹配上等马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是没办法啊!咱们造不出来啊。”

李爱国能够理解苏总的感受,补充了一句:“为弥补技术差距,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战机和人员执行密集巡逻,这占用了本可用于工业建设和技术研发的资源,导致研发迭代速度变慢,陷入“被动应对,资源消耗”的循环。”

此话一出,苏总的脸色变了。

如果说他刚才只是单独从战机和飞行员本身来分析“匹配上等马”的事情。

那李爱国已经站在全局高度了。

事实上,咱们后世战鹰的发展之所以屡屡跟不上对手步伐,跟这种被动局面也有很大关系。

要是能想办法造出一种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战机就好了,就像马上可以组装完成的武装直升机一样。

李爱国打定了主意。

苏总呆愣了许久,叹口气说道:“是啊,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造不出来啊。”

“放心吧,老苏,这只是暂时的,咱们总能造出真正的上等马,也让对方尝尝小马拉大车的痛苦。”李爱国搞定了一个配件,站起身拍拍苏总的肩膀。

苏总只当做李爱国是在开玩笑,微微点了点头。

航空超声波探伤器的研制进度飞快,只是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工作。

一周后,第一台航空超声波探伤器组装完成。

苏总请南飞那边送来了测试的初教6机翼。

这玩意采用了铝制悬臂结构,使用平头铆钉和应力蒙皮工艺。

看上去有些简陋,却兼顾强度与轻量化,还有效的降低了成本,难怪初教6的生命周期能高达几十年,以至于后世还能见到。

宗先锋带着南飞的技术员们做好了准备工作。

苏总看着李爱国说道:“爱国同志,你来开启?”

“还您来吧。”李爱国让出了位置。

苏总愣了下冲着李爱国点了点头,也没客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跟民用的探伤器相比较,航空探伤器的启动动静着实不小,嗡嗡嗡的声音是在风扇在给激发器散热。

预热完毕后,苏总调整了相关的参数,将弧形探头对准了机翼,按下了一个开关。

苏总握着探头匀速移动,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变化。

当探头滑过第三排第十七颗平头铆钉时,原本平稳的波形突然出现一道尖锐的凸起,随后又迅速回落。

“停!”

苏总沉声开口:“缺陷直径0.12mm,深度1.3mm,疑似微裂纹。”

听到这个,前门机务段工作室的同志都松了口气,毕竟南飞运送来了机翼用来测试,这机翼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不对了。

南飞负责运送机翼的那些同志们脸色都很怪。

李爱国也看出了不对劲,询问负责运输的南飞技术组张工:“怎么了?”

张工指了指那机翼说道:“这机翼的内部确实有缺陷,不过不是这个位置,而是机翼的前部.”

南飞的同志也小声议论起来了。

“这机器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肯定有问题,这机翼是特制的,由咱们厂里的最好的工人制造出来,还经过四五遍的检查,这位置绝对没问题。”

“可能是机器没有调试到位吧,大家伙安静一点,听听爱国同志怎么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落在了李爱国身上。

李爱国不慌不忙走上前检查了探伤器,又亲自重复了一遍操作,屏幕上依然显示那位置有问题。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机翼的暗伤不止你们设置的那一点。”

“不可能!”

李爱国也觉得南飞那边的技术应该没问题,缓了口气道:“也许是在运输中出了问题,要搞清楚很简单,拆开检查一下就知道了。”

李爱国这话看似是对南飞的同志讲的,实际上是在询问苏总的意见。

“伟人教导我们,要事实求是,要敢于质疑,既然现在遇到了问题,那咱们就解决问题。爱国同志,你放手干吧,我协助你。”

有了苏总在旁边协助,李爱国再次开启探伤器对机翼进行了检查。

这一次除了确定了刚才的缺陷点,还找到了张工提前布置好的缺陷。

“还真能看出来啊。”

“难道真如李爱国所言,第二处缺陷也存在?”

“也许吧。”

那些坚持意见的南飞同志此时也有所动摇了。

几个同志走上前,拿起工具帮着李爱国将机翼拆开了,李爱国在事先确定的缺陷处画上记号。

宗先锋和野生汽车专家小心翼翼地托着拆解下来的机翼蒙皮,拿起电锯按照记号切下,当铝合金的切面暴露在灯光下时,所有人的呼吸都骤然停滞。

一道细如发丝的暗纹赫然在目。

若不是切开了,几乎无法察觉。

张工一个箭步冲上前,他的脸色从最初的质疑变成难以置信,最后化为一片惨白。

“真……真有裂纹!”

他的声音有些发抖了,“这是机翼承力结构的关键节点,要是飞机上了天,遭遇了狂风,整个机翼都可能出问题。”

这话像一颗炸雷在人群中炸开。

刚才还质疑探伤器的南飞同志,此刻全都噤声了。

工作室里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脑海里钩勒着可怕的画面。

初教6在云层中飞行,机翼突然断裂,机身失去平衡翻滚下坠,机舱内的尖叫声被气流吞噬……

想到这里,不少人后背的冷汗都浸湿了工作服。

张工也被这可怕的后果给惊住了。

“多亏了爱国同志!要是这机翼真装到飞机上,我们南飞的招牌就砸了不说,还得背上多少条人命的债!之前是我们固执己见,错怪了你们的设备,更错怪了你们的专业!”

“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战鹰的安全,没有什么对错。”李爱国连忙摆手。

他倒是没有责备张工的意思。

就算是在后世,也时常会发生因为零部件问题导致的航空事故。

人们所能做的只能尽量避免。

“现在有了这探伤器,我们回去之后,将所有的材料都检查一遍。”苏总则很高兴,在地面上发现问题,总好过在空中出问题。

随后,苏总将测试结果汇报给了部委,并且把检查经过没有任何隐瞒的写在了报告上。

部委领导经过短暂商议同意了苏总的复测计划,命令苏总马上带着机器返回南飞。

部委还决定重新制定战机的维护计划,战机每次执行任务回到基地后,都要及时使用探伤器进行检查。

虽然费时费力,却能保证战机和飞行员的安全。

航空部门向前门机务段下了二十台航空探伤器的订单,等制造完成后,将会分配给各家飞机厂,航空基地。

前门机务段邢段长在接到航空部门的订单后,挠了挠头:“李爱国还真把这东西造出来了?!”

他这一次倒是没有因为前门机务段的订单过多而郁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奶茶还得喝全糖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郑家老二

洪荒:从归墟中走出的天帝

戒手游

这聊天群群主有事真上啊!

我与梦的狂想曲

从天庭开始打造神话

大梦为凡

诡异序列:从国术开始长生

荆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