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实验结束后。

前门机务段和南飞达成了合作协议,大家伙的情绪都很高。

“听说你们前门机务段的大白米饭特别好吃,老藤啊,难得到你的地盘来一次,不会连顿饭都不管吧?当年你可是偷吃过我的西瓜。”航空大领导半开玩笑的说道。

“咳咳,你们连瓜都看不住,能怪了我们学校的学员吗?”滕领导跟老朋友见面也很高兴,让邢段长赶紧准备饭菜。

由于航空大领导和南飞苏总的身份比较敏感,胖厨子把热在灶台上的饭菜端到了工作室内,大家伙边吃边聊。

李爱国对南飞正在制造的飞机特别感兴趣。

初教6作为国内首款完全自主设计的初级教练机,是一款十分成功的飞机,累计量产三千多架,出口十多个国家。

其培养飞行员数以万计,低空性能、特技动作能力及安全记录,使其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初级教练机之一。

我们所有现役飞行员的飞行生涯几乎都始于初教-6。

苏总对航空材料探伤更感兴趣,特别是得知李爱国已经进入了航空科研序列,目前负责一个大型航空科研项目,更是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因此两人聊得特别热烈。

说到初教6量产需要生产三百二十五种螺丝,李爱国就不困了。

他想起了前世经常讨论的这个时代科研体系的一个缺陷——工艺的标准化。

简单说,那就是各厂家、各车间甚至各班组在生产航空零部件时,都按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制定工艺,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同一种零件,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也五花八门。

不仅导致零部件兼容性极差,装机时要反复打磨调试,还让后续维护变得异常困难,相同型号的飞机性能都存在差异。

如果是小批量试制的实验性部件还好。

可像发动机叶片、机身承力框这种核心通用部件,没有统一工艺标准带来的浪费和隐患简直难以估量。

往往一批零件生产出来,能合格装机的连一半都不到,还得投入大量人力返工。

李爱国倒不是在杞人忧天,去年年底君威指出航空产品质量严重下降,238架飞机因缺零备件停飞。

想到这里,李爱国无论如何也想要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尤其是这关系到国内战鹰的量产,一种再先进的战斗机如果没办法量产,也只能白白浪费。

当然了,结果如何,李爱国并不在意。

想到这里,李爱国挠挠头疑惑道:“这么多配件,为什么不能统一标准呢?”

“我不懂航空生产,只是我觉得像那些通用零件,要是能有统一的锻造、热处理和加工工艺标准,不管在哪家厂生产,尺寸精度、材料性能都一样,装机时直接就能用,不用再逐件调试,质量也有保障啊。

就好像同样是螺栓,我们铁道上已经建立统一的标准,无论是爱国型蒸汽机还是大前进上,螺丝都是一样的,可以提高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苏总还在仔细琢磨李爱国的几句话,滕领导就点头道:“爱国搞的铁道统一标准确实不错,大连机车厂和长辛店机车厂反馈很好,各个机务段整备车间的评价也都很高。”

“爱国,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也有过考虑,只是航空设备比较复杂。

比如航空发动机,配件太多了,如何标准化还没有琢磨透,你还有什么想法?”

航空大领导也来了兴趣。

李爱国谦逊的笑了笑:“嘿嘿,我也只是一家之言,要是讲得不对,各位领导别在意。”

“像发动机这种复杂系统,零件成千上万,光有单个零件的工艺标准还不够。

是不是可以搞‘模块化工艺设计’,把发动机分成几个大模块,每个模块制定统一的装配工艺和接口标准。

这样不同厂家可以分工生产模块,最后总装时直接对接,既能提高生产速度,也方便后续维修更换。”

苏总问道:“那不同厂家的设备精度、工人水平不一样,强行统一工艺,能保证都达标吗?

还有老生产线改造起来成本也不低啊。”

李爱国回答很快:“第一,标准得接地气,不能拍脑袋定。

要组织专家去先进厂家调研,把成熟的工艺提炼出来,再结合各厂实际情况调整,形成‘基础标准+弹性细则’的模式。

比如核心尺寸公差必须统一,但加工设备可以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自主选择。”

“第二,建立工艺认证和培训机制。

厂家按标准改造后,由部里派专家组验收认证,合格了才能接定单。

同时定期组织工人和技术员培训,把标准吃透。

至于改造成本,短期看是高了,但长期下来,废品率降了、返工少了、维护方便了,省的钱可比投入的多。”

然后,李爱国还拿自己举了个例子。

“就拿我们爱国型蒸汽机炉膛里的水冷壁来说。

大同厂和大连厂的工艺不一样,大同厂用的是高温淬火,大连厂用的是等温退火。

结果出来的炉膛性能差不少,两家当时还吵了一架。

后来部委组织他们统一做了实验,确定了最优的热处理标准。

现在不管哪个厂子生产出来的水冷壁质量都一样稳定,后续维护成本大大降低,生产速度也提上来了。”

这话有捧部委的意思,不过也不算是拍马屁,两家机车厂都很强势,的确是滕领导亲自拍了板,统一标准。

话音落了。

在场的人双眼放光,航空大领导端起酒杯说道:“爱国不愧是搞出超声波探伤器的人,技术过硬啊,学到了,学到了。”

李爱国谦虚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航空大领导又端起酒杯看向滕领导:“老藤,我们航空要是实现配件标准化,你们这边可得派人支援啊。”

“那是应该的。”滕领导面色不变,心中却乐开了花。

实验室内,笑声不断,简单的工作餐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航空大领导在离开的时候,滕领导亲自相送。

到了车边上,大领导对滕领导说道:“老藤,你手底下有个人才啊,你要是不用,我可是要抢过来了。”

“那是当然,这么好的人才,我们宝贝还来不及呢。”滕领导心情舒畅。

解放前大领导一直稳压他一头,现在总算是把场子找回来了。

自家的这个孩子可真了不得啊,哈哈!

航空部门的行动很快,大领导回到部委便召开了会议,讨论了航空配件标准化的方案。

方案递到了上级领导那里。

上级领导自打去年主持了航空工业大规模质量整顿,提出“质量第一“原则后,便打算重建质量标准。

看到方案,点点头:“很好,很好啊,你们这阵子辛苦了。”

“这次多亏了铁道部门的帮忙。”航空部门的领导把航空标准配件出炉的始末讲了出来。

“是李爱国同志啊,也难怪了,上次航空高空台的方案也是他提出来的吧?”

上级领导笑了笑,他现在对这火车司机的事情已经不像原本那么吃惊了。

提起航空高空台,上级领导又看着航空部门的领导问道:“高空台的选址确定了吗?”

“我们已经派了一支十八人组成的团队入了川,估计很快就能确定高空台的位置。”航空领导回答。

“高空台关系到我们航空工业的未来,要抓点紧啊。”上级领导说着话,拿起笔在方案签上了名字。

“还有,我建议你们航空部门召开一个会议,来统一思想认识,要做好思想工作。”

“是。”航空部门的领导接过了报告,正准备离开。

上级领导又开口了:“让爱国同志参加会议。”

航空的领导心中一震。

这个决定看似毫无意义,却意义深远啊。

这是要让李爱国介入航空工业的节奏。

其实想想也是。

李爱国现在负责武装直升机的研发也就罢了,关键是他接连提出的两个方案,都直击了这年代航空工业发展的缺陷。

上面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的。

周一上午,航空部门在大礼堂召开了航空标准配件统一研讨会。

参与会议的人员来自各个研究所,几个飞机厂,还有部委的领导们,以及一线的技术人员代表。

气氛非常热烈。

这年代研讨会就是这样,大家伙可以畅所欲言,就连领导的面子都不给。

李爱国接到通知要去大会上发言的时候,还有一些犹豫。

毕竟航空部门的会议,他作为一个铁道方面的同志出现在那里,太显眼了。

本来李爱国打算让齐教授代替自己去开会,以齐教授的级别,做这个报告的效果比自己要好得多。

齐教授这几天也在帮着搞配件标准化,了解其中的详情,已经答应下来了,航空部门的大领导又亲自点了名。

“爱国,你自己上吧,据说是上面的意思。”

“上面?哪个上面?”

齐教授没有回答,指了指海子方向。

李爱国没有多说什么,拿起资料,挎着帆布包带着齐教授就去了航空部门。

会议已经持续了两天,李爱国坐在下面听了两天。

这年代的航空专家和技术员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没有成套的体系,但是能够从无到有建立航空工业的基础,由此可见他们的能力。

李爱国也感觉受益匪浅,很多以前没有想明白的东西,现在也触类旁通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会场的主持人宣布道:“下面由前门机务段的李爱国同志作报告,报告名为《关于铁道配件标准体系的基础理论》”

原本按照齐教授和苏工的想法,这次报告的内容应该跟航空配件标准有关,这一想法被李爱国拒绝了。

李爱国并不觉得自己在航空上的认识比这些专家和技术员们高,只是站在历史的肩膀上,看得比较远罢了。

参会的人员明显的愣了一下,然后才开始鼓掌。

等看到李爱国站起身朝着主席台上走去,会场内立刻议论纷纷。

“铁道上的同志?这是怎么回事?”

“据说咱们这次航空配件标准就是参考了铁道配件标准,领导这才把铁标的起草人请来了。”

“此人也太年轻了吧。”

“据说还是全国劳动模范,上面点名表扬过的。”

“难怪了。”

会场内大部分都惊讶于铁道部门的人出现在这里,等搞清楚李爱国的身份,也就释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奶茶还得喝全糖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郑家老二

洪荒:从归墟中走出的天帝

戒手游

这聊天群群主有事真上啊!

我与梦的狂想曲

从天庭开始打造神话

大梦为凡

诡异序列:从国术开始长生

荆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