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孟尝君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用以说情放孟尝君。
昭王耐不住妾的说情,最终答应放了孟尝君。
可他们逃至函谷关之时,昭王又后悔了,于是下令追捕。
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这才骗开城门,让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
这说明,只要一个人有特长,就一定有用武之地。
有些人注定在某一些方面,有着上天赋与的才能。
但这种才能,又没有超出常人的理解,只要把他们的道理说出来,常人虽然没有他们掌握的那么快,也能够明白一二。
所谓的天才,就是在相近的领域,不需要通过经验的积累,便能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的人。
显然,眼前的这个人,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看他前面的试题,若是正常阅卷,扶苏敢保证,此人一定不会上榜。
“大哥若是不信,等他日我与父皇来美洲,你可兴师问罪于我!”
所以,不管是为了打脸,还是为了不被打脸,大多数学派大佬们都憋着劲儿。
“此去美洲,路途遥远,不论成果如何,一切要以自己的安危为先!”
美洲大陆的土著,其文明发展程度,其实比野人都高不了多少。
“嗯?”
虽然这是科举考试,但也可以说是虚位以待,考取的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出题范围要求尽力贴合专业对口的标准。
大多数考生终究都是普通人,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
但性格却极其执拗。
“还,还好。”
监考的目的也就在这里,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人才的流失。
随着科举考试的落幕,一切都成了定局。
所以,科举录取比例,大概是一百比一。
而扶苏远赴美洲的日子,也已经悄然来临。
科举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赶往会稽郡。
更夸张的是,赵昆特意要求科学院将技术还不成熟的发电装置,在扶苏的旗舰以及四艘最先进的拱卫舰艇上配上。
不管如何,大秦朝着更好的方向在前进。
所以说,考试完成之后,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场,在大秦最高学府,博士宫拉开了阵势。
美洲距离大秦,有万里之遥。
美洲太大了!
春节之后,报纸就在不断造势。
扶苏相信,这位士子在日后的美洲之行中,能够给自己提供的帮助,绝对远胜于那些科考试卷答得团锦簇的士子。
虽然这个想法没有落实,但毕竟是立下的旗子。
遇到难处的时候,他绝对只会迎难而上,不知后退为何物。
扶苏离开之前,嬴政在某次朝会中,一口气封了很多功勋老臣。
韩信训练出的五万新军,再加上一万水军,说白了,都是扶苏的护卫。
蜀中进贡的用于造船的高品质木材,源源不断的运往南越郡。
早在去年十月的时候,扶苏向嬴政请命远赴美洲,赵昆便下令为这次行动做准备。
旧朝臣子虽然不中用,但毕竟是经年老臣,或许大方向上的思路跟不上赵昆的思维,但处理具体事务来说,绝不含糊。
也有些人平时苦读经典,学识可以说是相当的扎实。
赵昆本来还担心这些都上了年纪的各学派大佬们扛不住,没想到,大家一个赛一个的精神,气势汹汹地承诺一日时间便能够阅卷完毕。
卢侯二人出海归来,报纸上曾经大肆报道。
可是有一说一,很多决议会列出来的职位,指向性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明确。
坚固的船体构造,以及更加省力的轮浆技术.
只要是有助于航行的,不论成本,都硬砸了下去。
所以扶苏临行前,两人的心情都极为沉重。
听到这话,扶苏诧异地看向赵昆:“昆弟此言当真?”
这是赵昆最担心扶苏的地方。
但扶苏心里已经决定,考完之后一定要录取这名士子。
“你要是真知道轻重,我就放心了!”
博士宫已经录取的士子们,负担起了这样艰巨的任务。
整个大秦的相关机构,都充分调动了起来。
即便扶苏被嬴政封为秦王,也是有名无实的王爵。
王离作为随同扶苏的将领,自然知道该做什么。
因为嬴政与赵昆的重视,科学院这次,更是将压箱底的技术都拿了出来。
此时,港口上人山人海。
但是,阅卷却集中在科考结束当晚进行。
而且,扶苏虽然平日里看着温润。
就在这时,脑中又闪出一个疑惑很久的问题:“美洲王的事,你是如何看的?”
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大秦除了皇帝,其实无王。
但博士宫的大佬们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去美洲的职位倒是放出了一千多个,虽然待遇丰厚,但报考者只有不到三千人。
但这两种情况,说到底毕竟是两种极端。
考完一科,誊卷一科。
若这次最终结果出来,两派士子的录取名额,没有超过半数以上,那可是一场极其精彩的大型打脸现场。
之所以安排上,也是嬴政爱子心切,防患于未然罢了。
在嬴政和扶苏两人心中,此次告别,便是诀别。
一个萝卜一个坑。
读书再好,连个考试都扛不住,还怎么指望他们能扛更大的压力?
这天晚上,参加科考的士子们,无师自通,到处呼朋引伴,开始了彻夜狂欢。
否则赵昆也不可能让他带着家眷来南越。
阅卷就无法交叉审阅了。
老实说,这次科举取士,决议会放出的职位并不多。
可到了美洲,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美洲王!
当这个封爵提出来的时候,几乎遭到了除赵昆之外,所有朝臣的反对。
大秦博士宫灯火通明,将咸阳城照成了不夜城。
平时儒家势大,其他学派都默不敢言。
但赵昆除非昏了头,否则绝不会一次性大批替换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