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当赵昆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众臣时,众臣先是一愣,旋即露出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而后满眼兴奋。
“不是,你们能不能给点反应啊?!”
说完这话,嬴政依旧没有接话。
嬴政露出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诸位爱卿能齐心应敌,朕心甚慰。”
“咳,咳!”
“???”
“哈哈哈,有志气,不愧是俺的兵!”
听到士兵们窃窃私语,前方的百夫长咧嘴大笑。
而是因为这里是前线,御驾亲征这种事也不是很稀奇,关键是,一国之主和未来之主都来了。
李信面露迟疑,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还是赵昆第一次见到塞外风光,不由心旷神怡。
嬴政轻声呢喃,紧接着目光灼灼的看着李信,又道:“二十年时间,你从当初那个少年将才,成了如今的老将,可有感触?”
赵昆恍然,旋即好奇的追问:“那父皇没到过云中郡?”
倒不是因为嬴政和赵昆来云中郡,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却见嬴政点头道:“当年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出塞,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走的便是雁门关,父皇就是在这里替他送行的!”
嬴政怒李信不争气,李信便一蹶不振,旁人以为李信是因为伐楚之战的失利,其实李信是因为嬴政的放弃。
李信闻言,猛地抬头,下意识望向嬴政。
话音刚落,众将瞬间反应过来,不由交头接耳,兴奋怅笑。
此话刚刚落下,众臣心头剧震,不由面面相觑。
只听他接着道:“朕没有启用蒙恬,不是说他不行了,而是想让你看看当初的自己!”
“父皇曾来过雁门关?”
“大秦太子。”
感受到百姓山呼海啸般的欢快,嬴政和赵昆相识一笑。
仿佛两千年过眼云烟,只在一瞬。
然而。
“送上门的功劳你都不要?爵升一级算个鸟,老子要连升三级!”
“他娘的,这是多人啊,再砍几个人头,我就爵升一级了”
嬴政轻声‘嗯’了一句,便没有再多说。
一时之间,整个房间内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嬴政微微一笑:“其实你根本不用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朕一直相信你,记挂你,希望你能带领我大秦将士,为朕开疆拓土,为大秦安定天下。”
忠君需得君识,像岳飞那种,忠君不得君识的人,只能说是悲剧。
“嗯?”
面对箭雨袭来,秦军有护甲抵挡,死亡率还相对较少,不过,也有护甲保护不到的地方。
眼见众将都揣揣不安,公孙弘主动朝李信拱手道:“大将军,不知陛下的密令究竟说了什么,让您如此失魂落魄?”
秦军将士看着眼前数不清的匈奴兵,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不过。”说着,他话锋一转,接着道:“陛下和太子来云中郡督战,我们要更加专注,争取打个漂亮的大胜仗,给咱们九原军,辽东军,涨涨脸!”
“哼,这次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嬴政摇了摇头,平静道:“本来上次东巡,我是打算去看看的,结果发生了那事,就没去成!”
“匈奴主力出现了!”
赵昆随嬴政登上雁门关,看着眼前的风景,一时竟有些呆了。
怎么听不懂呢?
跨过雁门关,便是云中郡地界。
众臣歪头,看向嬴政:“???”
“这”
陛下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关乎周边各国的声誉?
如今突袭此处关隘失败,接下来是继续攻打,还是换一处地方,全由这支军队的单于来决定。
“来得正好,我们也让陛下和太子看看,内战咱们没打,外战也不落下风!”
李信泪崩了。
嬴政眯眼:“可朕从他身上,看到了你当初的影子。”
众臣见李信带头,也跟着齐声附和。
此时,夕阳西下,沙风阵阵,吹得城楼上的风铃,哗哗作响。
万一出现什么好歹,刚刚平定的天下,怕是又要天下大乱。
“我有种感觉,匈奴的主力应该要显露出来了。”
嬴政说着,扫视众臣,又强调了一遍:“记住,朕说的是剿灭,不是驱逐,朕要一劳永逸!”
“???”
“???”
轰——!
众将听到嬴政要来云中郡,如遭雷击,脑袋一片空白。
关中就是他们的老家。
“老臣知道此人,名将之才也!”
因为他们在箭上涂了各种毒物,以及动物粪便,大多数中箭的士兵,都是伤口感染,活着中毒而死的。
古人的诗词,讲究的是意境,不身临其境,无法感受那种美。
在众将沉默许久之后,李信再次开口道;“好了,诸位都不要多想,陛下和太子来云中郡,也不是单独而来,还有韩信将军陪同,安全无忧。”
没过多久,一名传令司马飞奔而来,朝李信拱手道:“禀大将军,前线斥候发现打量匈奴骑兵,人数约在十万以上!”
“好!”
其中一名参将站了出来,朝李信拱手说道:“大将军所言有理,匈奴之前的进攻,都是试探性进攻,目的是迷惑我们;
幸亏大将军有先见之明,提前筛选了几个关隘,重兵把守,就算匈奴偷袭我们,也不至于陷入完全被动!”
嬴政面色肃然,大手一摆:“诸位爱卿平身!”
其余参将连忙朝李信拱手:“大将军英明!”
“朕没事,你们继续!”
随着沉闷的号角响起,数以万计的匈奴兵,猛地朝关隘发起进攻。
然而,嬴政并没有跟李信打哑谜的意思。
就在这时,身旁的嬴政忽然悠悠一叹:“算起来,父皇有十五年没来这里了,如今一见,倒是感触良多。”
这时,李信站了出来,朝嬴政拱手道:“臣李信,愿扫平匈奴,解决大秦边患!”
“?”李信。
另一边,嬴政和赵昆的车队,已经抵达雁门关。
嬴政静静地看着他,没有接话。
“诺。”
哪曾想,李信默然不语,就像没听到众将的恭维一般。
“陛下!”
李信比岳飞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好君主,但他也有他的不幸,出道即巅峰,由盛而衰,最终悲怆离逝。
当然,这是原历史上的李信。
现在的李信,被嬴政重新寄予希望,仿佛焕发了第二春。
抹干眼泪之后,朝嬴政郑重拱手道:“陛下放心,李信若不剿灭匈奴,提头来见!”
求全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