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赵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大秦刚刚击退大月氏,陇西郡还是个烂摊子,每样都需要钱;
无论赵昆怎么劝,都没用。
赵昆抬手拍了拍嬴政的肩膀,笑着安慰道:“我让人准备些酒菜,咱们父子喝两杯再说!”
说着,又想起什么似的道:“以前看你年纪小,没管你,现在是不管不行了,从明天起,你不得再与王家合伙做生意!”
嬴政说的商贾,他知道是吕不韦。
赵昆的话还没说完,嬴政就挥手打断道:“咱们父子得心意相通,才能成大事,你心里有想法,不告诉义父怎么能行?”
“商人逐利,不参与生产,乃偷奸耍滑之辈,若提高商税,相当于变相提高了他们的地位,这对大秦来说,百害而无一益!”
李斯淡淡瞥了眼冯去疾,道:“倘若陛下知道玉玺的事,咱们谁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宁愿抱着国都被破的危险,也要用一万铁骑,阻挡大月氏六万骑兵。
嬴政说着,拿起茶杯嘬了一口,又转头望向桌案上的奏折道:“辛将军那边打了个胜仗,上郡外的大月氏五部,被赶走了。”
都当上一国之君了,有几个傻子!
听到这话,蒙毅心中暗忖,很明显,嬴政不想谈赵昆的事。
“就是俸禄!”
…………
“怎么没必要!”
“你别忘了,大秦的国本在农不在商!”
他知道始皇帝肯定不会同意,恐怕就连自己义父,也不会赞成。
虽然嬴政说这些,有点像自言自语,但听在蒙毅耳中,却无比清晰。
而站在一旁,始终沉默的宫侍,却把嬴政和蒙毅的对话,记在心里。
关于吕不韦的事,赵昆也知道一些。
“可数十万百姓,几座城池,以及万顷农田,即使金山粮山,也消耗不起啊!”
看着自己义父的样子,赵昆心里很不是滋味,犹豫了半响,再次开口说:“义父,我知道你心怀天下,但你终究不是始皇帝啊,就算我有办法让国库充盈,你也做不了主……”
嬴政的脸色沉了下来,道:“不行!”
他在后世,在网上,噼里啪啦敲着键盘,指点江山,去抨击任何时代的弊端。
就如此,嬴政又简单交代了几句,蒙毅便离开了书房。
冯去疾摇头叹息,苦笑着看向李斯,道:“李丞相,这都是天意,天意不可违!”
他也识趣的没有多问。
抬高商税的确可以增加国库收入,可同时意味着大秦朝廷承认了商人的地位。
朕?
义父怕是喝高了吧?
“指望那些尝到赚钱甜头的商人吗?”
毕竟赵昆给他赚钱,是为了谋夺频阳,现在频阳已经到手,赵昆没理由再帮他。
“嗯?”
“想想公子扶苏,公子胡亥,不都被陛下宠爱过吗?可他们谁被立为太子了?”
“反正饿死谁,都不会饿死官吏。”
只不过,他的好,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比如格局。
嬴政惊愕的看着赵昆。
赵高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告知了他们。
“胡扯!”
“总的来说,朕又缺钱了啊!”
当初,大月氏六万骑兵长驱直入,威胁咸阳国都,辛胜二十万大军就在路上,他硬是没有让辛胜回援勤王。
“李丞相,你……”
“各地的灾情虽然已经缓解,但不等到秋收,恐怕还需要朝廷救助。”
酒还是宫廷玉液酒,嬴政喝惯了烈酒,喝其他酒,都感觉寡淡无味。
果然。
所以记在心里后,他便寻了个机会,去了赵高府邸。
说着,又朝嬴政挤眉弄眼道:“是不是拖欠义父工资了?”
其实始皇帝与吕不韦的关系,有点像赵昆与义父,可赵昆没有始皇帝那般胸襟,他只是个固执的少年。
他们傻吗?
赵昆仔细一回想,好像从战国时代,到明朝初年,没有哪个君主不抑制商业的。
酒过三巡,嬴政有些微醺,他看着赵昆,眼神迷离的道:“昆儿啊,其实始皇帝也挺不容易的,这么大个国家,什么事都得他操心,生病了都不敢歇息。”
既然是赵高安排他来伺候嬴政的,那他肯定是赵高的人。
听着嬴政一边走,一边说,赵昆的鼻子突然一酸,眼泪吧嗒吧嗒的落了下来。
“明明这么大的利益摆在眼前,不去发展利用,偏偏守着什么小农经济,简直顽固不化,迂腐至极!”
“大秦从商君变法开始,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经有了完善的耕战制度,倘若轻易去改变,谁会去开荒种地?”
“你真当始皇帝不知道商人的好处吗?”
“你……你个混账小子!”
哪个时代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抛开时代的局限,赵昆有一百种,甚至一千种办法改变当下的局面。
“放肆!”
李斯摆了摆手,道:“时辰还早,先回去休息一会吧,等下还要参加小朝会。”
李斯和冯去疾等了一夜,这一夜,两人都彻夜未眠。
嬴政怒拍桌子,脸色阴沉得可怕,猛地站起身,瞪着赵昆:“你放肆!”
“公子昆非但没有被陛下责怪,反而讨得了陛下欢心。”
果然,不出片刻,冯去疾眼睛恢复清明,露出一抹深以为然的微笑。
所以抬高商人地位,无异于自掘坟墓。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人心是贪婪的。
听到这话,赵昆顿时有些古怪,但义父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昆儿,义父知道你说的对,可治理国家要是都能按照设想的做,那该多轻松?”
听到这话,嬴政心里翻了个白眼,嘴上却悠悠的叹道:“如果只是官吏工资,国库还是能发起的。”
“公子昆之所以被陛下宠爱,在于他特立独行,总能给陛下带来新鲜感。”
始皇帝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开源节流?”
“这大秦会因为始皇帝的一个决策,走向一个不一样的极端,我儿还是不懂啊!”
砰——
嬴政听到蒙毅的话,心中一愣。
没错。
而是让他守好上郡。
赵昆也站起身来,与嬴政对视:“早知道你是这样的脾气,我就不说了,说了又发火,算什么狗屁的心意相通!”
不是看不出来,是看出来了,也不能去碰!
因为社会制度摆在那,大肆发展商业,就是自毁根基。
至于为什么到明朝中期,才有资本主义萌芽?
那是因为郑和下西洋,打开了国门!
看着渐行渐远的嬴政,赵昆擦了擦眼泪,自责的呢喃道:“义父,这次是我不对,我不是故意跟您顶嘴,是欠考虑了!”
求订阅,求月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