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42章 胡亥:这题我不会,太难了
嬴政背着手回到了行宫,心里堵得慌。
他素来脾气不好,刚才要是换做任何一个皇子,他早就下手了。
就算扶苏和胡亥也不例外。
可明明没下手,嬴政却有些自责。
“刚刚会不会吓到那小子?”
嬴政呢喃了一句,随即又叹息道:“别人还不是给你想办法,就算有问题,你也不该发火啊!”
“好不容易才磨合的父子关系,都被你的臭脾气搞砸了!”
“昆儿说的对,是朕让他说的,朕为什么要跟他置气?心平气和的沟通不行吗?”
“这小子的脾气跟朕一样,有着自己的固执,但无论如何,出发点都是好的!”
“自己都亲政三十多年了,怎么跟小孩子似的,还压制不住脾气?”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嬴政出谋划策,真正涉及到治理国家方面的工作,还得看冯去疾。
“那奏折呢?”
听到这话,胡亥心满意足,随后积极参与讨论。
“这”
赵高吓得脸色苍白,捡起奏折,忙不迭的道:“老奴告退,老奴告退!”
他面带喜色的朝胡亥道:“公子,咱们机会来了!”
沉默了片刻,嬴政捋着气道:“你想不出办法,朕给你出个主意如何?”
听到这话,胡亥眼睛一亮,恍然点头,拱手道:“多谢老师指点,学生受教了!”
自从冯去疾担任右丞相以来,丞相府的大小事务,基本都是他负责。
赵高笑着打趣了一句,然后拍了拍胡亥的肩膀,又道:“去吧,不要让老师失望!”
“呵!”
嬴政说着,拿起桌上的茶水,嘬了一口,盯着郑国一字一句道:“朕觉得是时候提高商税了!”
恭敬回礼完,胡亥便虚扶起冯去疾等官吏。
酒过三巡,张籍笑着恭维道:“公子为陛下分忧,陛下肯定会夸奖公子,到时候公子可别忘了提及下官二人啊!”
赵高扫了眼桌上的酒菜,面色有些狰狞,但还是强压住火气,沉声道:“陛下看完你的奏折,直接给扔了,并大发雷霆,让你好好学习,别操心国家大事!”
其实奏折上面的内容他都看过,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回陛下,公子胡亥近日学有所得,写了一份奏折,委托老奴交给陛下。”
“喝多了酒,就该好好睡觉,不然又要乱发脾气!”
嬴政用帕子擦了擦脸,扭头道:“你不是身体欠佳吗?怎么又来了?”
………
伸手将奏折扔给赵高:“滚蛋!让他好好学习,国家大事别瞎操心!”
“善!”
刚才他们只是给胡亥面子,可不是真心臣服他,而胡亥又没端起皇族的架子,让他们很受用。
“臣惶恐!”
等将来胡亥继承大位,那他们两位的功劳,一定会刻在胡亥心底,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其实不用郑国解释,他就知道郑国话里的意思。
赵高一边说,一边拿出奏折。
恰在这时,赵高焦急的走了进来,忙道:“公子!陛下看完你的奏折,雷霆震怒!”
可就算如此,自己也不能放弃原则!
迟疑了片刻,郑国硬着头皮道:“回陛下,这恐怕.朝廷的一举一动,下面有无数人盯着,上有所好,下必遵从,此举无异于给外界透露,朝廷要提高商人的地位,这恐怕有些不妥.”
胡亥脸上依旧挂着笑容,目光却宛若呆滞,仿佛石化了一般。
就如此,他在丞相府待了一下午。
郁闷的摇了摇头,嬴政一扯衣袍,随手扔在地上,在寝宫找了个软塌,倒头就睡。
说着,赵高躬身离开了嬴政寝宫。
虽然他支持的是扶苏,但胡亥主动关怀,他还是要客套一下的。
而李斯,其实跟始皇帝的幕僚差不多。
嬴政书房。
张籍压根不理周正这国正监官吏,当下拉着胡亥道:“吾身为左廷尉,乃掌管法度之职,但凡不公之事,都要申诉一二,公子勿闹,且随我去陛下书房,讨个说法!”
“好!”
赵高:“所以你要和冯右相,李左相他们商议,不管如何,只要让陛下知道你有这份心就够了!”
当胡亥跨进丞相府办公厅的时候,冯去疾、张籍、周正等官吏,纷纷朝他行礼。
这时,张籍再次开口:“公子知道大秦国库空虚,不辞辛苦,连夜为国奏对,陛下此举,着实不符为君之道!”
赵高得到嬴政愁钱的消息,立刻去找胡亥商量办法。
“诸位大臣折煞胡亥了,胡亥不过区区一皇子,当不得诸位大臣拜见!”
“陛下现在正为钱发愁,你可以想办法帮陛下解决钱的问题,这样陛下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主要原因还是在冯去疾。
毕竟贸然提出这话,肯定会遭到强烈反对。
“陛下!”赵高站在门口,轻声呼唤了一句。
却见他们也是一脸惊愕的样子。
嬴政怒拍桌子,骂道:“知罪,知罪!知个屁的罪!朕召你来,是想办法替朕弄钱的,不是让你来认罪的!”
嬴政笑着摆了摆手,然后漫不经心的问道:“说吧,来找朕何事?”
“公子天资聪颖,老师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我们师徒还说啥谢不谢的?”
“张廷尉,你别冲动!”
胡亥写完奏折后,就一直在偏殿等候消息。
赵高摇了摇头,默然不语。
“老师,我父皇还说什么了吗?”胡亥看着赵高,低声追问道。
看到赵高匆匆离去的背影,嬴政渐渐冷静下来,闭目沉思。
张籍拉着胡亥,不管不顾的去了嬴政书房。
………
“公子有心了,老臣不碍事的!”冯去疾捋须道。
陛下这分明是给自己铺好了路,就等自己附和,前面发那么大的火,无非就是让自己服软,从而提高商税。
父皇虽一言九鼎,但也不得不考虑臣子们的意见,如果储君得不到臣子的支持,那国家将会动荡不安,父皇不可能不知道!
胡亥闻言,举杯畅饮,满是豪情的道:“诸位大臣与胡亥商议的奏折,老师已经递交给父皇了,此番不为功劳,只为天下百姓!”
他最终还是服软了,前面一系列铺垫,其实就是为了说出这话。
今天的嬴政,脾气异常火爆,也不知道谁得罪了他。
毕竟始皇帝众多子女中,他只带了胡亥东巡,足可见胡亥多受始皇帝宠爱。
“啊?”
郑国懵逼,心说你有主意不说,在这发什么火啊?
莫不是特意叫自己来泄火的?
“是啊,公子深受陛下宠爱,他日前途无量。”周正也笑着附和。
胡亥表情呆滞的看着赵高,不明所以的问:“老师,咱们又有什么机会?”
嬴政霸气了一辈子,他自认为心态稳如泰山,可最终还是没逃过赵昆这关。
冯去疾瞥了他们一眼,随即捋着胡须道:“公子能兼怀天下,实乃国之幸事!”
半响,转头朝宫侍吩咐道:“来人,将治粟内史郑国召来!”
“好了好了,朕知道你的忠心。”
赵高知道嬴政的性子,也不敢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目的。
无非就是大秦横扫强敌,举国同庆,始皇帝念百姓受战乱疾苦,特意法外开恩,提高商税,与民同乐。
可老是这么僵着,也不是办法。
“是啊张廷尉,陛下这么说,可能是我们有什么原因没顾及到!”
胡亥:“………”
嬴政看到胡亥的奏折,自然而然的想起赵昆,想起赵昆自然而然的心烦意乱,所以,怎么可能有好脾气。
冯去疾点了点头,抬手道:“公子请坐,吾等这便商议如何为国聚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