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49章 治世之能臣
跟庆忌同一时代的雅典,可谓是民主的“黄金时代”了。
但,庆忌绝不会蠢到自废武功,把立法权交给吴国的士子。
庆忌知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所以能把重新编纂《法经》,完善吴国法治建设的事情摆到明面上,让士子们议论。
甚至于,庆忌还临时赐给了稷下学宫的士子,让他们通过投票决定一些法律条文……
这只是一种假象!
最后做出决定的,还是国君,还是庆忌。
庆忌是可以暗箱操作的。
此时,庆忌正在滋德殿当中,接见李克、曾参、左丘明与公子训,这四个人在这一场稷下学宫的辩论会上大放异彩。
所以庆忌有必要考虑提拔他们,使他们人尽其才。
不过,这四个人当中,只有李克决定出任,其余的左丘明、曾参、公子训以“学识不足,能力有限”为由,婉拒了庆忌抛出来的橄榄枝。
曾参想要到西方游学,这个念头由来已久,可惜的是曾点不会资助他,也没有能力资助他。
但这时的民主尚不充分,特别是“主权在民”这点还不充分,主要是财产法定资格仍然有效,三、四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力仍受限制,只能出席公民大会,不能担任高级官职。
说真的,以吴国的养廉制度,以及曾点作为治粟内史多年的俸禄,足以使曾家大富大贵,奈何曾点是一个奉公守法,清正廉洁之人。
克里斯提尼属于被诅咒的阿尔刻迈翁家族。
他因为在公元前510年担任执政官,开始对雅典的政治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其建立在民主的基石上而为人所知。
作为上位者,至高无上的吴王庆忌,是相当排斥“民主”。
曾参朝着陛台之上的庆忌躬身行礼道。
“大王,匹夫不可夺志也。”
“好高骛远?”
对于这个人,庆忌略知一二。
“大王,草民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大王成全!”
“不敢说。但,草民三年前,在金陵碰见过一个来自雅典城邦的西方人,草民与他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不过,能给天下人带来一种错觉。
“草民想为大吴,想为大王探索出一条新的治国之道。”
公子训瞪着眼睛,指着曾参道:“曾参,你怎敢有这种想法?”
如后来的亚里士多德评价雅典城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
直到后来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回禀大王,草民过了年,便二十三了。”
“大胆!”
“雅典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使之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国家行政机关。”
“曾参,你今年多大了?”
梭伦死了很多年,但是克里斯提尼跟庆忌处于同一个时代。
“雅典人无君无父,离经叛道,他们所谓的‘民主’根本是大逆不道。难不成,你还想参照雅典人所谓的民主,来在我大吴鼓吹进行这种变革吗?”
“不敢。”
所以,这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尚未完全建立。
民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