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大王,他是臣的儿子曾参,字子舆。”
治粟内史曾点瞅着庆忌的神色,低声道。
“哦,曾点,你有一个好儿子。此子日后可为我大吴的栋梁之材!”
“大王谬赞了。”
曾点心里是掩饰不住的得意、自豪。
毕竟,曾参的才能他是一清二楚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可惜的是,已经二十余岁的曾参,还没有出仕之心,或许是不想按部就班的到基层,从小做起。
这几年来,加冠之年的曾参就开始周游列国,寻访良师益友做学问,增广见闻。
对于曾参的能力,作为穿越者的庆忌,又怎能不清楚?
曾参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哼!”
“而奸夫也当被剥夺所有财产,一半归于丈夫,一半归于国家!”
“丘子,若亲属相奸,又当何如?”
但是,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赡养祖父母、父母的人,是不是要治罪?
闻言,曾参皱了皱眉头。
“有亲属相奸之家,其父母恐怕更是羞愤欲死!”
“亲属相奸,那是父母管教不严,若治罪,父母一样责无旁贷。”
二人是认识的。
孔丘和邓析有些尴尬。
左丘明想了一下,便笑道:“亲属相奸以及有夫之妇与他人私通之事,的确是不道德,而且也损害了别人的名誉。”
“二位,我有一个建议。”
坐在四方台上的庆忌,也是微微颔首,倍感赞同。
一听这话,曾参淡淡的道:“李子此言差矣。”
左丘明缓声道:“有礼教之用,亲属相奸之事罕见,因而不必治罪,有他人之恶语,有世俗之偏见,足以杜绝此类事件!”
“此全是教育上事,应别设感化院之类,以宏教育之方。此无关于刑事,不必规定于刑律中也!”
等到邓析退下后,广场之上又掀起了一阵热议。
“至于有夫之妇与他人私通,对待丈夫不公平之说,更是谬论。”
“子孙不能养赡尊长、子孙不服管教顶撞尊长、子孙不当行为间接导致尊长轻生、子孙对他人实施盗或奸间接导致尊长死亡与尊长教令子孙犯奸盗畏罪自尽,绝非子孙不服从管教这一种犯罪行为所能涵盖。”
这名誉损失,的确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尤其是自尊心极强的人。
“不论是亲属相奸也好,有夫之妇与他人私通也罢,事情已经发生,治罪又有何益处?”
即便是“牡丹下死,做鬼也风流”的那种人,也无妨,反正国家还能得到一笔额外收入。
左丘明的这一番主张,赢得了士子的叫好喝彩。
曾参朝着左丘明行了一礼。
吴国有着较为完善的福利制度,对待孤寡老人还有养济院赡养,还鼓励民间的黎庶主动承担起赡养年老祖父母、父母的义务。
曾参摇摇头道:“亲属相奸以及有夫之妇与他人私通之事,毕竟少之又少。自有礼教之严,自有恶语伤人,又何须国法制裁?”
这时,邓析站上了辩论台,朗声道:“下一个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