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现在,正是渭水之战的关键时刻,庆忌居然撤下百战百胜的孙武,将年纪轻轻的公子鸿换上去,岂不是很荒谬吗?
二三十万大军的指挥权,怎能交到一个并无多少带兵打仗经验的年轻人身上!
庆忌这分明是在误国误民!
虽说,公子鸿作为庆忌的庶长子,十四岁便入伍,而且屡立战功,常年跟在庆忌、孙武等人的身边,晓畅军事,熟读兵书战策。
但,这并不代表,公子鸿真的能肩负起如此重担。
举国精锐之师托付到他的手里,庆忌如何能真的放心?
难道,仅仅是因为孙武在渭水之战取不到进展,便要临阵换将吗?
孙武一时间,不由得有些心寒。
包括帐中诸将,也是心生兔死狐悲之感。
对于孙武等人的疑惑,公子鸿只是一笑置之,道:“国尉,此一时,彼一时。”
“父王与国尉你,的确有龙藏浦之盟,然而国尉率兵攻秦,半年有余,寸功未立,反而使我吴国损兵折将,消耗的粮秣辎重不可计数!”
“国尉扪心自问一下,汝可对得起大王的厚望,对得起吴国的父老乎?”
“……”
孙武沉默了。
灭秦的战事这般艰难,是孙武早有预料的,所以让庆忌做好心理准备。
嬴盘皱着眉头问道。
非也!
一众将领都在为孙武打抱不平。
嬴盘屡次加征粮食,更是导致民怨沸腾,原本一些跟他同仇敌忾的国人,都已经大量出逃,躲避到深山之中,以逃避沉重而危险的徭役……
公子鸿掏出了另一道密诏,递给孙武过目,而后微微一笑道:“国尉,此乃大王之计策。我是名义上的上将军,而大军的实际指挥权,仍操于国尉你之手。”
这一刻的孙武,已经恨不能以死明志,向庆忌宣誓自己的忠心。
诸将都不禁瞪着眼睛,觉得庆忌这一次做得太过火。
孙武却是摇摇头,朝着公子鸿躬身作揖道:“如此,孙武告退。”
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这已经是军中,乃至整个吴国的最高机密。”
景阳看着这般拮据的嬴盘,都不由得心中有愧,以袖掩面,发出了“呜呜”的抽噎声,眼角还带着泪。
公子鸿又道:“国尉,这段时间,便委屈你待在帷幄之中,静观其变了。”
虽然这是外敌入侵,社稷危如累卵的形势,但是秦人连最基本的口粮都得不到保证,还如何跟敌军作战?
“甚么?”
渭水一线,吴秦两国近五十万大军,还在对峙。
秦国境内,固然河流纵横,肥沃的土地不少,只是还有大量的土地尚未被开垦出来,秦人还过着跟戎狄一样,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
“正是。”
但,最先撑不住的,反而是秦国。
“求之不得。”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二十二年,即公元前492年,农历十月。
此人,正是孙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