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召陵之盟,十六国联军兵分两路伐吴,分别从吴国的东、中两线进击。
齐侯杵臼率领二十万人马,势如破竹的吞并莒、薛、邾、郯、滕五个东方小国,又南下兼并了钟吾国。
诸侯联军一口气消灭了吴国的六个附庸国,可谓是没有遭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战事进展十分的顺利。
只是,在进击徐国的时候,联军面对徐国的都城,遭到了较为顽强的抵抗。
但,要攻灭一个徐国,对于兵多将广的诸侯联军而言,还是轻而易举的时候。
另一路诸侯联军,则是在赵鞅的统率下,灭掉顿国,然后南下伐蔡。
赵鞅原本是先礼后兵,打算劝降蔡侯的,毕竟蔡国还拥有一定的实力。
奈何,蔡侯申是一个讲义气的人,感念于吴国昔日对自己的恩情,所以负隅顽抗,拼死抵挡联军的进犯。
最终蔡都沦陷,蔡侯申死于乱军之中,被赵鞅以诸侯之礼厚葬。
蔡侯申的儿子,蔡朔逃到了金陵,请求庆忌为自己做主。
但,在这个时代,杵臼绝对算得上是高寿的。
杵臼瞪着眼睛道:“吴侯,寡人如何,还轮不到你这样的后生晚辈来教训寡人!”
当年淮水之战的惨败,可谓是成了杵臼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荒谬!”
淮水一线。
“用敌人的鲜血,浸染尔等的征袍!用敌人的首级,为尔等的功劳簿上增添履历!”
“然,大丈夫死则死矣,可轻于鸿毛,可重于泰山!“
按照战争的规矩,庆忌与杵臼,都搭乘着一辆戎车,来到两军阵前。
大量的鲜血飞溅,到处都是残肢断臂,纷乱的箭矢冷不丁的就能射杀一人。
“唰”的一声,庆忌拔出了龙渊剑,遥指对面的联军方阵,大声道:“诸君!今日太阳落山之前,有很多人会死去。”
庆忌上上下下的打量了杵臼,只见他顶盔掼甲,手中拄着一支乌金长矛,白的胡须,佝偻的身形,脸上的皱纹宛如车辙一般,眼窝深陷,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迟暮之年应有的“老气”!
“齐侯,寡人要是没记错的话,你已年过七旬耶?”
庆忌麾下的这一支吴军,成分颇为复杂,绝大多数都是由此前的附庸国所组织起来的,属于新军,但是战斗力不俗。
而这种规模的战事,一时间是无法分出胜负的。
“哼,吴侯,不劳你惦念,寡人尚好!”
一听这话,杵臼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寡人自领兵以来,未尝一败,古之君王莫有之。”
……
他的确是在位五十多年,但是年少继位,的确还不到七十岁。
毕竟他们的国家都被诸侯联军所灭,庆忌还能料理他们的后事。
“哼,齐侯,寡人也可能为你铸一座青石大坟,到你的坟前吊唁。”
“你若识趣,可将故楚之地割让出来,寡人保证吴祚仍在,如若不然,你恐怕免不了身死国灭的下场!”
这个时候,徐国也已经被诸侯联军所吞并。
毕竟吴国一方,大多都不属于精锐之师。
一方,是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行军厮杀后,士气如虹的十八万诸侯联军。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厚道吗?
庆忌算是厚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