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在对待吴国各地方官吏的问题上,卜商建议庆忌隔一段时间,轮换一次,根据其政绩、品行、才学、名望,让官吏们强者上,弱者下,优胜劣汰……
这很符合庆忌的一贯治国方略。
在庆忌看来,以卜商现在的才能,足以胜任一方郡守。
不过,这些事情很难说。
卜商的这篇策论,眼光独到,字迹清晰,书法不错,却还是稍显稚嫩,至少他并没有道出庆忌应该如何下手,从何处入手……
以卜商十二岁的年龄,能写出这样的一篇策论,已经是实属不易了。
庆忌心里很是看好卜商!
庆忌在位多年,久居上位,所见过的名士文人不可计数,像是卜商这么有潜力的,还是绝无仅有!
此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
庆忌心中给予了卜商极高的评价。
卜商,孔子门生,晋人……
搞不好,会祸害到一个地方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孔子死后,卜子夏在孔墓守孝三年,之后即到西河设教讲学,传播儒家思想,足迹遍布汾阳之地,一直生活了五十五年。
眼前的卜商,让庆忌意识到了,这是何方神圣!
卜姓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
太康失国后,有平因辅佐夏朝君主姒少康灭有穷国有功,受封于温邑,建立温国,史称“温平公”。
温国国君苏子原为周国大夫。
果然,次年爆发秦晋崤之战,秦穆公大败……
历史上,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庆忌微微颔首。
温国国君称温子,或以国君苏氏而称苏子。
这卜偃的确是一个了不得的“预言家”。
卜巫是上古时代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领,或者首领的亲族,或者智者、长者担任。
春秋时代,晋有卜偃、鲁有卜楚丘、秦有卜徒父俱任此职,其后有以官职为氏者,遂产生卜姓。
公元前21世纪,因温邑有温泉,得名温邑。
夏桀二十六年,商国灭温国,温邑成为商朝之邑。
温邑入晋国后,先后为晋国大夫阳氏和郤氏的封邑。
实际上庆忌知道,现在的卜商年少,政治天赋可能是有,但是缺乏政治能力。
惴惴不安的他,原本还准备跟庆忌来一个“一问一答”,具体商量如何广开言路,让吴国的官吏优胜劣汰。
次年秦晋韩原之战,晋惠公被俘。
或者说,是他的政治能力稍显稚嫩,不足以担当大任!
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等事,都想预知吉凶,占卜者遂应运而生,并产生专管此事的官职。
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周朝爆发王子颓之乱,苏子是拥护王子颓作乱的周朝五大夫之一,
“卜商,不知道你的祖上,是哪一支后裔?”
狄人灭温后撤退,温地为周王室所有。
这样的占卜之术,不可谓不厉害。
作为一个有姓氏的人,卜商的出身自然不简单,至少是一个没落贵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