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21章 带甲三十万
“大王!”
在庆忌确立了察举制,且得到一众公卿大夫赞同后,已经改任大司马的伍子胥,手持牙笏,站了出来。
伍子胥朝着陛台之上的庆忌躬身行礼道:“最近几年,岭南六郡与西南三郡,偶尔发生叛乱,兵革折损颇为严重。”
“而今我吴国又灭楚吞郧,辟地千里,置郡县以治理,且不说官吏,常备之士卒,便已经捉襟见肘……”
“臣以为,我吴国当带甲三十万,方能供应需求,守备四方。”
“请大王明察!”
带甲三十万?
伍子胥此言一出,顿时就让朝堂之上的公卿大夫们,不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以当今吴国的国力,莫说是带甲三十万,便是带甲百万都不成问题。
八九个黎庶出一名士兵。
“只是,区区几千囚犯、刑徒,面对百万南人,何以立足?”
正是因为庆忌的诸公子这般以身作则,吴国的这种兵役制度,才能毫无阻碍的推行下去。
因为吴国的兵役制度,固然是募兵制,但是绝大多数都不是职业军人。
“请大王明鉴!”
只是,带甲百万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
而今,吴国的常备军兵员高达二十万,看起来很多,胜于晋齐。
就庆忌所知道的,历史上蒙恬在秦始皇的命令下驱逐了河套地区的匈奴人,然后在当地设郡县,并迁移关中移民进入河套地区进行屯垦戍边。
毕竟平日里没有战事,国都之外的常备军士兵也要屯田垦荒,养活自身。
伍子胥痛心疾首的道:“大王的恩德,泽被四方,新吴人却不知感恩,恩将仇报,不服王化!”
移民戍边?
“却不知道,要迁移的,是何处的黎庶?”
庆忌微微颔首,准奏了伍子胥扩军的主张。
吴国将按照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的俸禄,给予士卒应有的待遇。
因为庆忌主张的,一直都是因地制宜,而非是墨守成规……
但是吴国眼下有十九个郡,二三百个县,疆域幅员辽阔。
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国家的兵饷负担,又保证了边境的安全。
“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若以大军镇压,则大军一去,恐怕叛乱又起,祸乱边境!”
岁俸的话,从第一级公士,到第二十级彻侯,岁俸是五十石到一千石不等……
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向是比较“小气”的太宰计然,出列道:“我吴国而今国库充盈,仓禀富足,豢养三十万常备士卒,不在话下!”
“大王,臣以为不妥!”
因为就连吴王的儿子,吴国的公子都不可避免的要在十四岁的时候入伍参军,别人再尊贵,也不可能比公子的身份尊贵……
东至夷洲岛、琉球群岛,西迈巫峡、乌江,南临交趾、哀牢,北到淮泗、东海之滨。
吴国的尚武之风大行其道,也是得益于民间每一年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