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33章 吴国十三郡
庆忌穿着玄色赤纹的冕服,头戴九旒的平天冠,一手握着龙渊剑,高坐于陛台的御座之上。
正襟危坐。
庆忌环视一周后,看着坐在陛台之下的群臣,朗声道:“二三子,近日,有不少爱卿向寡人上奏,请取缔荆国,在荆地设立郡县,以纳入我吴国的直接治下。”
“寡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以为——然!”
“荆国取消后,荆地划分为三个郡,分别是南郡、南阳郡、豫章郡。”
话音一落,两名内侍就抬着一道屏风,放在陛台的边上。
屏风之上,悬挂着一张羊皮地图,上面绘制的,正是吴国现在所有的郡县,清晰可见。
吴国原来有十个郡,分别是:吴郡、会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闽中郡、庐江郡、苍梧郡、南海郡、象郡与桂林郡。
现在,再加上南郡、南阳郡、豫章郡,吴国就有十三个郡。
没办法,有晋国那个庞然大物在东边挡着,秦国无法东出。
“为何这丝绸和瓷器这么少?”
话音一落,文种就呈上一道竹简,让站在陛台边上的中车府令胶滑代为转呈给庆忌阅览。
说是国家,其实只是部落联盟。
“大王英明!”
“而且,秦伯有心出兵征讨西戎,愿护送我吴国的商队前往西域。”
“太宰。”
在公卿大夫之家,若没有茶叶招待客人,都不好意思自称是“达官贵人”。
有秦穆公灭国十二,称霸西陲。
因为楚人对于楚国的家国情怀很深,庆忌要是一刀切,一点便宜不给他们,如何说得过去?
群臣都跟着山呼海啸道。
“孔丘,对于我吴国商队远赴西域贸易之事,秦伯可否答应?”
唯一能跟吴国分庭抗礼的,也只有晋国了。
义渠国和乌氏国的地盘,大致上在后世的甘肃、青海一带,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文种回答道:“大王,商队已经完全筹备,士子、商贾、护卫都已然就位。”
保证能在西方卖出高价。
义渠国和乌氏国,是两个较为强大的戎族国家。
文种一脸尴尬的神色说道:“天下列国,普遍如此。”
庆忌接过竹简后,打开一看,不由得眉头一皱。
“大王为对西方贸易,责令工匠改进制陶瓷之技艺,却难以得到多少进展。合格的商品也不多,故而能拿得出手,到西方贸易的陶瓷,自然极少!”
乌氏国且不说,义渠国可是直到战国中期,才在秦昭襄王的时候,被秦人灭国的。
孔丘口中的“西戎”,应该就是秦国西边的义渠国和乌氏国。
当年强大的霸主楚国,都远不及现在的吴国。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有孙武在荆地坐镇,庆忌也不怕闹出太大的幺蛾子。
“文种,这商队和所有商品,可已经准备就绪?”
“以往的陶瓷,只是以碗、瓮、坛的形式出现,并无多少彩绘,且质地粗糙。”
有识之士都能猜到。
自秦国正式位列诸侯后,一百多年来,披荆斩棘,矢志守土开疆,一直都在向西面扩张,吞并了不少西戎。
人口有多少?
原来的吴国十郡,人口是四百多万,再加上新并入的荆地三郡,吴国的人口必然超过六百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