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532章 郑国有七穆
“少伯,就由你出任郑国的正卿,留在新郑辅弼郑伯。”
“诺!”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庆忌做出了这种决定。
范蠡、伯噽、伍子胥这三个人当中,能力差不多,但是性格不同。
为人处世的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伯噽的为人处世足够圆滑,只是贪婪的个性不讨喜,可能会被郑人所厌恶。
再者说,没有庆忌在一旁敲打,指不定伯噽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伍子胥则是性格暴烈,缺乏一定的政治头脑,情商并不高。
郑国的内部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诺!”
若非庆忌早有防备,可能真的就跟晋侯姬午一样,死在了钓鱼台。
参加完郑伯姬趸的葬礼后,庆忌就动身返回吴国的都城金陵。
“告诉他们,卿士何不可取诸侯而代之?”
中原诸侯国们打得越激烈,战争越残酷,吴国就能赚得更多。
谁敢保证。
闻言,伯噽忍不住眼前一亮,朝着庆忌躬身作揖道:“大王英明!臣,谨遵王命!”
田穰苴坐镇洛邑,范蠡坐镇郑国,孙武坐镇荆地,三点一线,已经可以牢牢的将晋国南下的势头死死的遏制住。
吴国可以趁着晋国爆发大混战的时候,出售大量的武器装备,赚得盆满钵满,还能进一步削弱晋国的势力。
范蠡若是想在郑国站稳脚跟,没有七穆的支持可不行。
庆忌已经能腾出手来,以全部的精力用来和平发展吴国的国力,进一步强大。
“伯噽,你负责代寡人前往晋国,吊唁晋侯。”
晋人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派人行刺庆忌,甚至是公然围杀庆忌?
因为亲族依然维持王室之命脉,似是对王室在名义上给以维持,符合其利益。
不过,这一切都跟现在的庆忌关系不大。
周天子,现在不过是庆忌的傀儡而已。
庆忌意味深长的道:“晋侯一死,晋国必将迎来较大的乱局。”
“你可以代寡人逐一拜访六卿,若有机会,可教唆他们侵吞公家的城邑土地,以此牟利。”
“若有任何困难,你可以直接向寡人汇报。”
就跟历史上的一样,姬趸的谥号是“郑定公”,姬午的谥号是“晋定公”。
在这之后,庆忌还打算在洛邑王畿之地,建造一座巨大的武器作坊(兵工厂),用来更方便的兜售武器装备。
伍子胥是吃不开的。
尊为诸侯?
范蠡立马答应下来。
他们都是郑穆公的后代,与鲁国三桓、晋国六卿一样都是卿族执政。
可想而知的是,晋国一旦内乱,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余诸侯国也必然不会安生的。
这可真是一举数得的。
子孔死于内乱,子然和士子孔的儿子受子孔的牵连出奔国外,子羽的后代不为卿。
……
庆忌为了让吴国雄于天下,也是煞费苦心。
凡是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公卿大夫,都必须要参加。
当然,对于郑国七穆这种公族,范蠡最好是能够消灭,逐一取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