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57章 丧师失地
任命孔丘为会稽郡郡丞后,庆忌又与他坐而论道。
“仲尼,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五美四恶?
庆忌愣了一下,随后问道:“何为五美?”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何解?”
跟着时常咬文嚼字,说话文绉绉的孔子论道,对于庆忌而言是一种“折磨”。
这可真是古代装比的最高境界!
若肚子里没有足够多的墨水,文化水平不够高的话,还真的不能理解孔丘话语中的含义。
孔子回答道:“大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
孔丘立马答应下来。
“仲尼,你可带众弟子入越,教化越人。”
青年时代的孔丘,曾做过委吏、乘田,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委吏是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是管理牧场的小官,无足轻重,但至少孔丘有着一定的从政经验,是从基层官吏干起的。
“外臣,吴国少府被离,参见楚王!见过国太!”
“少府?被子,不知这少府是何等官爵?”
庆忌微微一笑,说道:“仲尼,寡人期待有朝一日,你的儒家学说能在会稽郡发扬光大。”
孔子提出的四恶是:
五十六岁时,孔丘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朝臣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而作为上位者的庆忌,给臣下画张大饼,则是一种惯用手段。
庆忌依稀记得,历史上的的孔子,直到五十一岁的时候,才被任命为中都宰,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后又升任大司寇。
这可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唯!”
儒家让人向善,庆忌可不是善茬……
孔丘的确有治国之才,这一点毋庸置疑。
庆忌之所以不敢任用孔丘为太宰或丞相,治理吴国,是因为吴国的国情不适用于儒学治理。
孔子提出的五美是:
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
“善!”
还没有如后世一般被阉割的儒学,庆忌也未必不能让其在吴国生根发芽。
此时,还没有“太后”这一尊称,所以国君的母亲一般都被称之为国太、太夫人。
楚国,郢都王宫,大殿。
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
“不知吴王遣使入郢,所为何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