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18章 尊王攘夷
只见地图之上,十分清晰的勾画出吴国现有的各个地方,大到城邑,小到羊肠小道,都各有标注。
庆忌随即带着群臣围观上去。
只见庆忌接过胶滑递过来的直鞭,端详了地图一番后,就指在大江沿岸的一处地方。
“便定都于此地吧!”
“这……”
群臣都不禁为之面面相觑,一阵错愕。
庆忌居然要将新都的地址选在大江沿岸?
吴国的北方?
而且,那只是一片荒芜的地方,只有乡邑,而并无城池!
是何道理?
群臣都很是不解。
“大王何以定都于斯地?”
听到季札的这番话,庆忌忍不住嘴角一抽,很是无语。
“不妥。”
但,庆忌坚信“金陵有王气”的说法。
灭越!
太宰季札满脸困惑的神色,说道:“其地也,虽早为吴地,然非吴国故地,且隔江相望,邻近于楚国。”
“日后若吴楚大战,楚师可渡江直捣新都,届时新都为敌军临城下,吴国有亡国之危,大王何以自处?”
一听这话,庆忌只是一笑置之。
庆忌野心勃勃,自然无法满足于称霸一方。
庆忌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新都的选址,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地方。
典客伯噽首先附议道:“越国不灭,终为隐患!”
“大王,太宰所言极是!”
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
群臣尽皆沉默。
还不等庆忌发话,在一侧的太仆申息便道:“我吴国幅员辽阔,形胜之地何其之多也?何必大老远的将都城迁到大江之南,为楚人或他国所胁?”
见状,庆忌也不恼火,只是缓声道:“寡人平生之夙愿,是为吴国称霸天下,而非仅仅称霸一方。”
庆忌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师出有名?
季札摇摇头道:“越国为少康的庶子无余所立,是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岂能是蛮夷?我吴国若将越国指认为蛮夷,吴得有别乎?”
好家伙!
伍子胥这是将“尊王攘夷”作为了伐越的一大借口!
“寡人欲挥师灭越,不知二三子意下如何?”
因为庆忌所说的这番话,实在有道理!
国都,作为一个国家的政zhi、军事中心,甚至是经济中心,若地处偏远,实在不像话。
即便是向来提倡以和为贵的季札,都选择赞同!
这是庆忌心中的一大夙愿。
“吴国欲师出有名,不难也。若两国边境发生纠纷,以使城邑相攻,吴越战端岂不开启?”
那吴国又何必要这样遮遮掩掩的?
“长卿、子胥。”
虽说春秋无义战,可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灭掉一个国家,始终是为人所诟病的。
因为吴国试图北上争霸的话,从吴都调兵遣将,实在过于劳师远征,十分不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