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6章 策论
潜邑。
沈诸梁顶盔掼甲,一手按着剑柄,看着缓缓步入营寨门口的楚军士卒,不禁眉头一皱!
只见从各地赶来会合的楚军将士,大多是面黄肌瘦,两鬓斑白的老卒,更离谱的是他们少有穿戴盔甲,衣衫褴褛,手中的兵器五八门的,几乎生锈。
更有甚者,居然只扛着锄头就赶来增援潜邑!
靠着这样的士卒作战,这不是找死吗?
沈诸梁很是头疼。
“这样的兵士,根本不堪一战。我堂堂楚国,难不成仅仅在吴地丧师八万,便要沦落到将老弱都派上战场的地步了吗?”
沈诸梁的脸色忽明忽暗的,很是不忿。
在一侧的副将苦笑道:“将军,你就知足吧。”
“国府的确已经向各地封君下达征兵令,但真正响应者寥寥无几。封君们私心作祟,不愿再出青壮同吴蛮子厮杀,就这些老弱,都是拿来凑数的!”
“真是荒谬!”
沈诸梁恨得咬牙切齿,说道:“泱泱大楚,就是养着这些个封君贵族,酒囊饭袋,才会连区区一个吴国都对付不了。”
“唉!”
“郢都那里,正忙着调兵遣将镇压叛乱,给我等下达的命令,只是坚守潜邑,抗击吴军。”
所以,庆忌打算举行一场策论大会,以此来考校一众士子的才干。
“所谓治国者,当因国情而定,非是一味的行仁政,轻徭赋,重礼德!”
“都堪称是治国之良策!然则,寡人认为依旧有所不足。”
至于策论的题目,不外乎治国理政,军事邦交,总之就是挑着士子们所擅长的领域来,凡有出众者,皆可被委以重任。
“寡人务必做到人人各得其位!寡人之意,请二三子周游吴国,下至邑乡,实地考察,依据我吴国之风土人情再写一篇策论。”
不多时,已经有一些士子递上竹简,让在一侧的官吏批阅。
“以三个月为期,二三子可自荐官位,亦可由他人举荐其位!三个月过后,尔等皆可依照自己的才干,走马上任。”
伐楚的吴军已经不足为虑,挡住即可,但各地发生的叛乱,对于楚国而言却是燃眉之急,必须要马上解决的大事!
在批阅的过程中,庆忌不难看出,士子们所撰写的策论,大多三个字就能概括——
此刻,庆忌端坐在招贤馆的台阶之上,扫视着偌大的庭院中,正在专心致志,撰写策论的一众士子!
自求贤令颁布以来,天下列国的士子都纷纷入吴。
当然,他们必定都是能读书识字的,当一个小吏绰绰有余。
“吴王,请给二三子一个说法!”
“吴王莫不是在消遣我等?”
沈诸梁不禁哑然失笑。
闻言,副将叹气道:“将军所言不虚。末将在来的路上就听闻,罗、庸、绞等地相继发生叛乱,其地封君竟然复辟旧国。”
毕竟,谁不知道吴国的疆土遍布沼泽林地,时常还有豺狼虎豹出没?
这稍有不慎,小命都得搭上,可能还将被猛兽吃掉的那一种!
见状,庆忌则是脸色一沉,以一种毋庸置疑的口吻挥手道:“寡人言尽于此!”
“还有这等事?”
庆忌所作出的这一决定,必然不是说笑的!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但究竟如何去实施?
这样扯来扯去,让庆忌根本了解不到士子们的真才实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