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5章 吴楚议和
“叔祖,你真是用心良苦矣!”
环视着四周的新坟,庆忌不禁对着季札感慨一句。
直到入夜时分,庆忌这才带着一行人返回吴王宫。
原本心情颇为沉重的庆忌,渐渐释然。
按照吴国当前的境况,伐楚之战再进行下去,绝对没有好处!
庆忌不能将国力白白浪费在对外扩张的战争上,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将已经攻取的舒地及沿江各座城邑拱手相让。
“寡人决意与楚国议和,但,不是现在。”
庆忌看着坐在陛台之下的季札、孙武与伯噽,缓声道:“诚如伯噽之前所言,与楚人议和的时机尚未成熟!”
“此时我等若提出议和,无异于求和,势必落了下乘。因此,咱们要逼着楚国主动提出议和之请!”
闻言,在场的三个重臣不由得面面相觑,心中都直犯嘀咕。
“那便是楚人每灭一国,都将保留其宗庙,不废祭祀之礼。于不加抵抗之国,更是册封其为一地之封君,仅仅是沦为附庸的存在!”
季札盛赞道:“大王,老臣了解过,诸如被楚人所兼并的庸、罗、邓、申等国,时常有国人暴动,试图驱逐楚兵,重新复辟。”
至于距离楚国腹地较远的地方,罗、庸、申、绞等地都不约而同的,相继爆发叛乱。
“若有可能,大王应策动邻近于我吴国的居巢、六、英氏、江、黄等地的楚国封君,因为楚国大军伐吴,所征召的兵员多是其地之青壮。”
灵王在削藩的过程中发生政变被杀,楚平王时期,楚国各地贵族瓜分了王权,使得其扩张的步伐停滞下来。
“至于楚国西面的郧国,常年跟楚军斡旋于山野之间,难分难解。然则其土地进一步被楚人蚕食,想必郧国不能拒绝这次反击楚国的时机!”
……
闻言,庆忌点了点头,笑道:“叔祖之策,甚合寡人之意!”
饶是如此,架不住楚国内部一片混乱,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般。
“不同的是,楚国裂土封疆的君侯贵族,尚且大多不敢忤逆楚王之意!”
明眼人都清楚,对外的国战可以暂缓,对内的叛乱却不能不镇压!
“如若楚国各地封君能一起暴乱,恐怕楚人就不得不向我吴国求和,以期早日镇压国内之叛乱!”
弭兵大会后的楚国,更是多年没有再吞灭一国,甚至还被东边的邻居吴国压着打!
楚灵王、楚平王时期,楚国国内的贵族势力已经尾大不掉。
季札颇为不解的问道。
一听这话,季札等三个重臣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不知大王可有谋划?”
战局,就这般僵持不下。
被楚国包围的国中之国唐国,更是在听见楚人丧师八万,且吴军大举伐楚的时候,自动自觉的出兵,响应吴军在东边的攻势!
顿了顿,庆忌话锋一转,又道:“然则,楚国扩张的势头如此之迅猛,除却楚人生性凶悍,人多势众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然,寡人听闻近些年来,距离楚国腹地较为偏远的地方,屡次发生民变,或者有封君暴动,试图割据自立者亦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