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16章 拟定婚期
等送走了黄伦,黄宜安想了想,着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溪。
张溪早就从张澜的来信中知道了此事,尚未来得及告知黄宜安。
见黄宜安特地派人上门告知她,张溪想了想,吩咐兰心备两样小礼,隔日便乘车来到了黄家。
正赶上宫里的绣娘来送大婚的冠服给黄宜安比量,那鲜艳的红、耀目的金,刺得张溪微微眯了眯眼。
安妹妹在她心里一直都是端秀温和的,即便是生气也总带有几分有意无意的收敛,如同一朵纯和淡雅的茉莉,温和而不尖锐;她从未想过,原来盛装之下的安妹妹竟如此地端庄雍容,如枝头傲然绽放的牡丹,仿佛天生就有母仪天下的气度。
绣娘见张溪来了,忙都行礼问安。
张溪一如既往温和地应了,然而那笑容却有些勉强。
黄宜安见了,便吩咐绣娘卸冠更衣。
等她换上家居的常服,果然见张溪面色微微好转。
更何况张溪作为英国公府的嫡小姐,也确实不适合在“种资助戍边将士”这样的事情上,同她这个即将成为皇后的人牵扯太深。
不论是她还是英国公府,都承担不起这样恶意的揣测。
“张姐姐把银子交给我,我也是有心无力。倒不如直接吩咐张宏。”
祁钰揉了揉鼻子,恭顺地笑应道:“没事。大约是近日天气干燥,鼻子不舒服,多喝点水就没事了。母后不必担忧。”
以黄宜安如今的身份,确实不适宜同军权在握的英国公府走得太近,尤其还是在英国公府世代驻守的西北边地。
西北低价不高,边民的酬劳亦比京城低上许多,这一千两银子可是大有作为。
张溪跟她不一样,活得恣意自由,又有英国公府的管事张宏在西北打理长绒种植一事,想要投银子什么时候都可以,未必非得赶在此时。
西北边军自英宗皇帝起便世代由英国公总领,传至如今,已是第三代了,因此与英国公府关系极深。
陈太后又哪里知道,祁钰不是仁厚为怀,只斩首恶、不问其余,而是眼下根本就没有能力深究此事。
李太后听罢,吩咐田义:“哀家也不能时时刻刻都在陛下身边,你作为近身伺候的,一定要小心伺候着,务要保陛下龙体安康!茶水、梨膏之类的都随时备着,殿内也要注意防干防燥,每日清水洒扫……”
就连冯林犯了那么大的过错,皇帝也只斩他一人,不问其余。
张溪见状,想起自己在家里炫耀了好几回的那点分红,不由地叉腰抱怨刘季小气、“厚此薄彼”,等等。
若是张溪与她一起种资助边军的事被有心人得知,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阴谋论来。
……
哪里还顾得上“资助”“种”之事。
财大气粗的豪气,便是拿出全部积蓄五千两银子种的黄宜安,亦远远不及。
黄宜安笑着点了点头。
但倒也不再坚持让黄宜安收下银票。
黄宜安将自己的担忧同张溪说了,笑劝道:“张姐姐不妨再耐心地等一等,等今年的摘了,确实可行之后,再行投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