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众人没有议出个子丑寅卯,行礼后准备退下,皇太后单独叫住小敬王道:“我记得你府上有黄冠,会配一种面疮药。我这里有几个内人得了面疮,一直不好,你给我送些疮药进来。”
小敬王闻言连忙答应着。
唐鹏是定藩奸细的往事,只有寥寥几人知道。他在京卫多年,一向有人望,前番被贬怎么看都像是替兵马司、织造署背锅,所以这次复职京卫上下无人质疑。八月十六深夜,他准时出现在五福楼雅间,那个沉闷的声音也准时响起,“怎么样,没有欺骗唐将军吧?”
唐鹏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多谢。”
“那倒不必,我相信唐将军是谋大事的人,未必会将一个京卫指挥使放在眼里。”
唐鹏问:“何时动手?”
“拖两天,给他们折腾的机会,八月十八日夜里动手。”
唐鹏闭目道:“你保证京外的麻烦已经解决了?”
“那当然,你不信,这两天可以继续静观其变。大名府,永远等不来它要迎接的人。”
唐鹏仍然有疑虑,“还有一点,羽林卫人手有限,听我指挥的人手更加有限。”
“够了,不需要太多,擒贼先擒王,对方自然会投鼠忌器。再说了,金吾卫、府军卫多分别随帝后离京,虎贲、旗手卫的指挥也不在京,京卫中唯有你羽林卫没动,唐将军一向才干优长,些些小事,怎会将你难倒?”
唐鹏道:“好,就信你们一回,最后一回。”
八月十七日,大名府仍然毫无消息。沈江东“病倒”,程瀛洲一面忙于帝京防务,一面仍然揪着甲申巷金工坊的线索试图找出蛛丝马迹。他多次派人往来于金工坊和城外废弃的道观,但都无功而返。
八月十七日傍晚,皇太后再次命内阁等全力联络今上行辕。因为沈江东病倒,安王、小敬王、端王世子等宗王,范子冉等内阁阁臣和六部大员,程瀛洲京卫属员齐聚嘉国公府“探望”沈江东。
端王病倒后,宗王中以安王辈分最高,偏偏他性情最软弱,此时逼得他不得不最先出来说话,他先看范子冉,又看代表端王而来的端王世子萧纭,两人都不说话。安王于是问:“嘉国公今日如何?”
沈江东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一看就是真病倒,于是道:“有劳安王驾临,我这就是在南边是落下的老毛病,反反复复,总是难愈。”
安王身边的颍川郡王道:“诸位,诸位,今日既然聚得齐,本王不得不问一句,陛下究竟在何处?诸公究竟都在做什么?”
吏书插口道:“当初就应该劝谏陛下不要驾幸留都。”
安王于是对范子冉道:“李元贞力劝陛下往留都、去前线,你们内阁究竟是何意思!定藩既灭,为什么反反复复追查定藩余孽,这几日还在查什么余孽,陛下和皇后却毫无消息。你们究竟在做什么?”
范子冉茫然道:“定藩既平,自然要斩草除根。只是追查余孽……”他看向沈江东。
“王爷说定藩余孽,”武定侯突然插口,“嘉国公为什么病成这样,诸位难道不知道?若非定藩与帝京有所勾连,何以之前闹成那么难看的样子?如今为帝京安稳计,追查定藩余孽有什么错?”
颍川郡王道:“嘉国公就没什么话说?”
沈江东道:“陛下与李相离京前,命在下代李相暂掌兵部事宜。如今定藩已平,在下无可多言。若是郡王非让在下说,在下想说内子以命妇身份循祖制出任府军三卫属员,如今却又挂上命案,在下理应避嫌。”说完大咳不止。
安王道:“之前康王府的萧续谋逆,陛下已做处置。在陛下行辕模棱两可、圣驾不明之时,诸位难道不应该为圣驾安危死而后已,还查什么定藩余孽?康王府查了几遍了?帝京哪里还有与定藩勾结的余孽?”
无人说话。
安王于是道:“范阁老,你主持内阁,内阁究竟怎么办事的?李元贞鼓噪陛下巡幸留都,现在李元贞他自己也不知死活,要说嫌疑,你们内阁现在最有嫌疑。”
“王爷的话,范某担当不起,”范子冉躬身道,“王爷,范某主持内阁,一向循例办事,策定与陛下行辕的往来,内阁上下,从未敢疏忽。至于李相生病,这人吃五谷杂粮,自然生病,李相也不能自控。”
小敬王道:“范相,无论如何,您主持内阁,都该说句话。”
范子冉于是道:“非要说话,那范某也只有辞去内阁首辅之职。”
全场寂静一刻,沈江东简直无语到失语。纸糊阁老关键时刻又开始来撂挑子老三样。
范子冉又道:“范某自知德力不足,方才王爷说陛下行辕事,追查定藩余孽事,我除了按例处置六部公文之外,并无人向我禀报。王爷质疑范某渎职,在下也只能罢职待罪。”
这下连有爵且一向清高少言语的礼书也看不下去了,“陛下不在,谁敢罢范阁老的职?谁能罢范阁老的职?”
端王世子解围道:“陛下离京前,曾经说急难大事可由中宫裁决,既然陛下行辕没消息,皇后殿下现在何处?”
这下所有人又看向内阁阁臣和程瀛洲,程瀛洲硬着头皮答道:“皇后奉诏前往留都,后又改维扬,现在途中……”
小武定侯问:“皇后殿下为何不回京。”
程瀛洲道:“京卫只负责安防,并不知晓皇后行程。”
“不知道皇后的行程如何安防?!”颍川郡王质问,“你们京卫怎么回事,陛下行辕不明,皇后凤驾不明,我看什么定藩余孽内鬼就出在你们京卫,你们贼喊抓贼,自导自演!帝京要是再生乱,你嫌疑第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