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63章 忙乱

江夏,鄂县。

新晋吴国尚书令诸葛瑾正在家中会见同僚。

其子诸葛恪忽自屋外匆匆而入,衣冠不整。

诸葛瑾脸色一黑,便要呵斥。

但被陆逊阻拦:

“元逊素来不修边幅,你即便今日斥责,他也不可能明日就改过来。”

“倒是他行迹这般狼狈,必有要紧事,且听一听。”

诸葛恪感激地看了一眼陆逊,对众人抱拳急道:

“大人,诸公,祸事矣!”

“如何祸事?”问话之人乃是与陆逊同来的尚书严畯。

诸葛恪知道此公与父亲颇有交情,于是没有隐瞒:

“今晨张子布张公自石头城来信质问,为何背着先王另立新君,此为叛臣所为,要与我等割席!”

三位年长者闻言互相对视,却不见惊慌。

一来嘛,他们拥立孙虑乃是事出权宜。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吴国就此灭亡吧?

所以这事不能说完全没有私心,但肯定是公心居多的。

哪怕孙登复生,他们也敢坦然相对。

二来嘛,这次东吴灭国,张昭乃是罪魁祸首之一。

此后在战争中更是表现得毫无亮点。

还得靠陆逊和诸葛瑾等人收拾残局,才勉强保住了半壁江山。

那他们凭什么要受到这种道德层面的指责?

又凭什么需要害怕来自张昭指责?

然而,诸葛恪接下来的话,却让三人渐渐动容,继而失措:

“张公又说,先王临终前,曾托孤于吕子衡吕公。”

“吕公在破城之前,已经护着世子英潜行到震泽(太湖)汇合张弥等人。”

“其后吕、张等人共同护着世子渡海去往辽东,听闻已经安全上岸。”

“张公大概是听闻此事,方才指斥我等!”

不,张昭大概是早就想指斥鄂县众人,只不过一直找不到合适借口。

而吕范送来的意外“喜讯”,则成了他手中最好的刀。

这一刻,三个人老成精的吴国宿臣,心中同时闪过相同的念头。

但不得不说,若此事为真,那恐怕鄂县这边真要面临巨大的麻烦。

因为孙登没指定继承人是一码事,有指定又是另一码事。

继承人没活下来是一码事,活下来又是另一码事。

当初陆逊跟诸葛瑾提议拥立孙虑,也是建立在孙登不曾指定继承人的前提下的。

而如今……

忠臣还是逆臣。

有可能因为这“一命之差”,相去千里。

而且最麻烦的地方在于,早前为了尽快恢复东吴的国本,孙虑在陆逊一力主张之下,迅速宣称继位。

连相应的国书和使者都已经发往长安了。

所以即便三人愿意道歉退让,承认年幼的孙英才该继承王位。

但已经在王座上坐了大半年的孙虑怎么办?

人家不要面子的吗?

还有那些因为这次危机而升官发财的新人。

人家不要里子的吗?

而最后的最后。

假若吕范和张昭手中真有这么一个合法的王位继承人。

那长安方面会如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这都是难以预料的风险。

不得不说,诸葛瑾这次真的被儿子惊到了。

虽然后者就是个传话的。

如此沉寂了片刻,反而是官位最低的严畯注意到一个细节:

“彼所谓‘世子英’,可有确凿的王命书信为凭?或者是吕子衡的书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灾厄之主

佚名

狂徒!

不吃葱花

人在高三,她们对我重度依赖

佚名

我们法师是这样的

瑟瑟发抖梨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