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67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命

诸葛亮的质疑,可谓直指麋威这个“骗局”的根本漏洞所在。

但麋威早就跟两位尊长通过气。

自然知晓诸葛亮并非为难自己。

反而是借着这个质问,将他麋威跟这个“祥瑞”彻底绑定在一起。

这样一来,麋威就算多了一道护身符。

不会因为刘备突然驾崩,而遭受政治伦理的非议。

当下感激地看了对方一眼,同样肃然以对:

“好叫丞相和诸公知晓。”

“此玉棺并非今年才降世,而是早在建安七年,陛下自新野北伐至叶县的时候,便已经降世。”

“只是时机未到,故神物自隐!”

此言一出,在场年纪大的老吏纷纷反应过来。

刘备更是陷入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

建安七年,刘备曾奉刘表之命,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契机,北伐许都。

一路攻打到叶县,曹操才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紧急调遣夏侯惇、于禁、李典等大将反击刘备。

随后便是众所周知的博望坡之战。

刘备佯退设伏,一战大败夏侯惇、于禁,威震中原。

虽说刘备真正建立自身基业,还要再等七年。

但天下人真正意识到刘备是足以跟曹操对抗的一路豪杰,反而是在早年的这一战。

此时麋威微微一顿,见众人消化了这一段,紧接着道:

“如今陛下已经入关,长安近在眼前,归期将至。”

“麋威恰逢其会在叶县为长吏,故得仙人托梦。”

“能得此仙缘,乃是托陛下洪福所至!”

听到这里,刘备终于从回忆之中走出来,展颜大笑道:

“原来冥冥之中,自有天命!”

“既如此,朕何惜此身?”

“诸将诸公何须顾此失彼?”

“正该与朕一道,视死如归!”

“陛下圣明,臣等愿随天子同归!”诸葛亮和麋威不失时机,双双应声。

而有他俩带头,群臣纷纷口呼“愿同归”,拜服于地。

或是惊喜。

或是哽咽。

却终于在早春的暖阳照耀下,化开了压抑了一冬的阴霾。

……

虽然麋威给刘备亲征长安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口号,或者说借口。

但这一切成立的基础,还得是军事上的成果。

若费尽心机,刘备还是进不去长安城,或者干脆暴毙于路途上。

那麋威搞的这一出只会贻笑大方。

顺便连累了诸葛亮的名声。

反观曹魏。

只要能将刘备熬死在长安城外,那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句关洛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不是说,保住了长安城,就完全等同于保住了关中。

而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考虑,当下汉军主力集中在渭南,魏军主力在渭北。

从魏军视角来看,以渭河为军事分界线,大体位于南岸的汉魏长安城,无疑是一处最为重要的防御突出部。

是阻遏汉军渡河北上攻略冯翊、北地等郡的桥头堡。

在此基础上,长安城恰好很坚固。

又是仅次于洛阳的魏五都之一。

当然是要尽可能保存下来的。

那么回到眼下。

完成了必要的舆论铺垫和心理建设之后,自刘备和诸葛亮以下,汉军上下一改迟缓姿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灾厄之主

佚名

狂徒!

不吃葱花

人在高三,她们对我重度依赖

佚名

我们法师是这样的

瑟瑟发抖梨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