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19章 决胜于庙堂

关羽在宛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就在洛阳公卿因为这个消息而陷入一片忙乱错愕之际。

方城一线的汉军却陷入了极度喜悦和亢奋之中。

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军事大局上来说,这一战打一开始就是以南阳为战略目标的。

江夏斗智斗勇也好,北出三关奇袭方城也罢。

包括这段时间在滍水以南的文争武斗。

这些局部的战役、战术动作,全都要服务于“攻占南阳”这个最高军事目标的。

而众所周知,以宛城为核心的淯水一线,是南阳的核心所在。

那么当关羽已经事实上占领了宛城之后,汉军就可以称得上取得了战略胜利。

还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大胜。

而从局部战场来说,既然南阳已经全境克复。

那么主力军团就能腾出手来支援方城方向。

这无疑能极大减轻麋威这边的防守压力。

真以为曹洪和那三万魏军中军是纸糊的?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从军官角度来说的。

对于底层的士兵,归正的义军,以及因为各种原因停留在方城一线的民众来说。

高兴的原因就十分直白了。

有地分了嘛!

南阳盆地多沃土良田是众所周知的。

军功授田自秦时便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民屯在南阳更已经成为了本地人的日常。

因为战争的缘故,产生了大量无主的土地。

而制度上也早就有了说法。

怎能不喜?

实际上,就在宛城捷报传来的第二日,麋威收到的各路请战书就堆满了书案。

这还是以轻薄的麋氏纸所书写的。

仿佛明天就能攻下许昌,后天就能破关入洛,下个月就能一统天下似的。

好在,麋威本人并未失去理智。

实际上,他这段时间一直与关羽保持通信,很清楚此战细节。

夏侯尚等人早早就明确了收缩于淯水一线坚城,然后等待中原援军的战略。

别看战争前期关羽迅速抢占了大量地盘,实际上并未对魏军有生力量造成足够杀伤。

那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的呢?

一是入夏后的连场暴雨。

二是麋威突然封锁了方城通道。

前者引发了淯水一线湖陂大量崩毁淹灌城池,继而泡烂了魏军赖以坚守的坚壁。

后者则直接切断了中原援军南下的通道。

而二者迭加一起,加上关羽巧妙利用了徐晃火烧新野的负面影响,这才彻底摧垮了宛城守军的士气。

饶是如此,魏国的将军们在撤退时仍旧给汉军造成了不少麻烦。

特别是亲自断后的徐晃,好几次率骑兵反冲,差点冲垮关平和寇封的军阵。

最后还得关羽亲自下场鼓舞士气,阵斩徐晃,这才锁定胜局。

其后俘虏夏侯尚与满宠就轻松得多了。

二人见方城通道早就被麋威堵死,便仿照当初陆浑义军,遁入伏牛山中,打算穿越分水岭自伊水归洛。

哪知尚未走出淯水流域,就与山中一部准备南投的义军碰个正着。

最后被闻讯赶来的汉军包围,双双被俘。

不过,一场大战下来,耗时大半年,关羽军团已是强弩之末。

此前三年间积累的粮秣、战马、军械也消耗的七七八八。

接下来宜守不宜攻。

所以麋威断然拒绝了姜维偷袭广成关的提议。

顺便给孙狼一个去山中继续招募义军的差遣。

免得对方总想着去攻城略地。

当然了,往广成关以南夸大战果,恫吓曹魏君臣,顺便配合一下徐庶可能存在的敌后动作……这些基本操作麋威还是没有忽视。

总之,忙碌了一旬,就在曹洪大军终于准备妥当,前压到汝水一线的时候,关羽也亲率大军赶到了叶县。

看到红光满面的老丈人扬鞭策马而来。

麋威只感觉千斤重担,一时松下。

至此,这次耗时半年,仓促发起的北上偷袭战,总算以关羽全取南阳而告一段落。

……

这日午后,关羽和麋威一同登上了一段保存完好的楚长城。

两人眺望了一下山色,俯瞰了下方连片的军寨、土垒。

关羽回头道:

“本以为乃舅这一辈子能取下南阳,便算不负此生了。”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竟能站在方城上,北望中原?”

麋威道:

“外舅春秋鼎盛,来日定能马踏河洛,迎天子于旧都,成不世之功!”

关羽被他逗得呵呵一笑,道:

“果真能有这一日吗?莫要大言骗我!”

麋威语气坚定:

“此战过后,我朝国力虽仍不如曹魏,但相差不远了。”

“自今以后,天下便是汉魏争雄的格局。”

“其余江东、辽东、交州豪杰,失之于偏狭,皆不足以扛起神器。”

“将来定鼎中原者,非魏即汉。”

“只要谋划妥当,不出十年,必能还于旧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灾厄之主

佚名

狂徒!

不吃葱花

人在高三,她们对我重度依赖

佚名

我们法师是这样的

瑟瑟发抖梨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