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他隨便一剑就能杀死一片。

这样的情况,自然让他不甚满意。

他学习文道,为的是发扬华山派。

而在江湖上,想要发扬壮大华山派,那就得有著足够的武力。

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纠结了数天之后,岳不群终於在易长生停下修炼的时候,再次来到世界通道面前,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深深拜倒。

“上仙容稟,小人华山掌门,日夜筹谋,弹精竭虑,以求发扬光大我华山派,如今却是实力低微,难以为继..:

望上仙指点一二..

看著对面拜倒的岳不群,易长生双眼微咪,细细感应,

隨著岳不群突破到秀才境界,孕养出文气,他已经能够进行更细微的感知。

甚至能够通过岳不群周围的文气,感知其话语。

只不过,这需要集中精神,全力为之。

若非紧急事情,他是不会如此的。

也就是见岳不群此次再次大礼参拜,他这才是感知其说话。

虽然有些模模糊糊的,但大抵也能知晓岳不群所说了。

“唔.”

听著岳不群的请求,易长生摸著下巴陷入沉思。

其实修行文道,最佳的提升方法,乃是將自己的文道理念传播出去,只要有人认可转修,便都能获得文气力量的反馈。

没见柳婉清就是因为如此,直接一举超过王大柱,来到进士境界的巔峰了吗?

只不过这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天地之间充斥著容纳万法,可以隨意转化的文气,这才能够因为理念认同,文气星辰影响文气,继而反馈给老师一部分力量。

但是,岳不群所在的笑傲江湖世界,可不存在易长生的文气。

那么,他要怎么获得传授反馈的力量呢?

不由的,易长生便想到了文道道果。

文道道果乃是他的天赋神通演化,匯聚无量文气与道理完善圆满,本身就具备著他天赋能力的一部分能力。

比如融入大明世界的文道道果子体,便拥有相似的能力,並且还会同时反馈易长生信息与力量。

那么,他能不能通过文道道果,使得另一方世界的岳不群,也拥有著教授徒弟,获得徒弟反馈力量的能力?

如此一来的话,不但岳不群能够快速提升实力,也能更快的传播文道体系。

想到这里,易长生立即沉入脑海文道道果,进一步感应其细微玄妙。

渐渐的,易长生有了些眉目。

心中动念之间,易长生脑海的文道道果,便根据易长生所想,衍生而出了一些文道规则。

文道修炼体系之中,日后但凡教授他人有所成者,都能获得弟子的一些力量反馈。

至於说易长生的境界,怎么衍生出的规则::,

何为规则?乃秩序也。

天地规则,便是天地的运行秩序。

而文道,本就是人道文明秩序的一种体现,奖惩互惠本也是人道秩序。

易长生以自身天赋神通为核心,文道道果为根本,设置一种师徒规则,本就不难。

只是相比天地规则,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但也足够达成易长生目的了。

而在做好设置之后,一股无形的玄妙波动,瞬间沿著冥冥中的联繫,扫过整个天地。

所有修行文道之人,都可以通过教授徒弟,传播自身的道理理念,来获得文气力量的反馈。

若能够教授出稍弱一些的文道大家,甚至能够反馈玄妙的境界信息,以助突破当前境界。

比如一个举人境界的文道修士,教授出一大批的秀才境界文道修士,其便能够以之突破到进土境界。

而且这种反馈,並非是名义上的师徒间的徒弟反馈老师。

而是有实质教授关係的“师徒”。

若有老师根据徒弟的提点,进而心生明悟,突破到了新的境界。

老师同样会反馈徒弟力量,

甚至因为老师境界更高的原因,还会反馈一些高境界的玄妙信息,使其大幅度的提升修为。

至於如此做,会不会產生混乱.:

怎么会呢?

圣人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了。

易长生要的就是所有人都去拼了命的去领悟新学问,然后將之传给其他人。

什么家族祖传,什么传男不传女,什么寧愿死了带进棺材,也不愿意传给其他人,这些限制人类发展的规矩,通通都该扫进歷史的垃圾堆,

而在设置出相应规则之后,易长生便重新睁开双眼,看向依旧跪伏於地的岳不群。

集中全部的精神,沟通其周围的文气,在其耳边微微震动。

“传道天下,汝道自成!”

耳边响起声音的时候,岳不群不禁身体微颤,连忙竖起了耳朵。

过了好半响,发现再没有声音传来,岳不群这才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世界通道的对面。

易长生已经重新闭上双目,再次陷入参悟空间大道的状態之中。

“呼~!”

暗自鬆了口气,岳不群缓缓起身,思考著刚才听到的话。

“传道天下,汝道自成..:”

慢慢的,一个念头在岳不群心中升起。

难道上仙的意思是,让他在下界传播文道?

是了,上仙必然是这个意思!

作为道教的一个支脉,他对於那些上古仙神传道,济世渡人的故事,那可是耳熟能详的。

如今上仙传法,必然也是希望自己在下界传播大道,普济世人的。

想到此处,岳不群立即再次一拜,起身下了云台峰,返回华山玉女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鉴宝:开局一双黄金瞳

佚名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