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74章 等待新作
掛断电话,林泽海却有点犹豫了。
按理说,他作为罗秉文的艺术经纪人,是该以罗秉文的为中心去爭取利益的,但他也是一个华夏人。
而这也是国家馆的邀请,和其他任何博物馆都不一样。
他敢说,甚至是罗浮宫需要罗秉文的作品,他都敢不卑不亢的上去聊,但国家馆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硬著头皮把罗秉文的这段话发了过去。
但也由此可见,林泽海虽然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留子,但对於自己国家的重视程度可比一般人高多了。
邮件发出去后,他坐立不安,几乎能想像到对方收到邮件时可能出现的错甚至不满这也就是罗秉文,他才敢发这样的邮件过去。
换做国內任何一个其他艺术家,敢让国家馆等新作?
简直是天方夜谭。
话分两头。
国家馆的策展团队也收到了这条邮件。
说起来,双年展的国家馆,虽然有国家的前缀,但更多的还是华夏艺术协会的人,中坚力量五六十岁,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一般。
现在算是月初,义大利还是夜晚,但整个策展团队的办公室却是灯火通明的,所有人都忙忙碌碌,准备11月份,最后的一期展览。
罗秉文的几幅画可以从头放到尾,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赶来观看罗秉文的作品。
这可是真正的,新普油画大师。
作品也是天天上杂誌,被一眾画评家猛夸的存在,在看不到原片,原图的情况下,他们也很好奇是什么样的色彩,什么样的线条,才会让罗秉文从世界上眾多的画家里脱颖而出。
但国家馆的作品是一个月一换的。
一来,多一点新鲜感,新作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进来参观,国家馆也是要流量的嘛,不能输给其他国家。
不过现在的办公室里气氛有点凝滯。
负责作品协调的领导就是艺术协会的,五十多岁的老画家,他早看罗秉文不顺眼了,年纪轻轻,他凭什么?
还大师呢,那两个字他会写吗?
看看列印出来的邮件,手指础础点在纸面上,对其他围观的组员说道:
“李主任,你也看到了,这位罗先生—的工作室回復我们,说罗秉文没有现成的作品,他让我们等待他的新作?嗯?”他的语气在说道新作的时候提高,仿佛很不敢置信。
他不又不是今年才进入这个策展组的,他们这个策展组不但协调威尼斯双年展里的油画展,还负责第二年的建筑展。
策展组每年都到威尼斯来,也每年都沟通全国优秀画家,优秀建筑师。
从来没有一个人和罗秉文似的。
没有就没有,还说什么,如果他们愿意,可以等到他新作完成—你算老几啊,敢和我们这么说话?
所以这位的表情也带看恼羞成怒。
“这太荒谬了!这根本不符合流程!是对我们所有前期工作的不尊重!”他把纸丟在桌上,说道:“国家馆的布展计划是严肃的,每一幅作品的位置、运输、保险、文件所有细节都在几个月前就敲定了!”
“而现在离十一月换展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有环节都已启动,他一句话就要我们为一个不確定的东西等?方一他画不出来?或者画出来的东西不符合要求?这个责任谁来负?”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面面相。
说话的人是华夏艺术协会的副会长,他们即使有意见,但也不敢在別人的气头上说出来。
不过心里的吐槽是免不了的。
他们早就想联繫罗秉文了。即使在之前罗秉文还没这么火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华夏美术的一个门面。
但就是你不让啊,说什么年轻,要多给老同志一个机会。
现在快到换展的时候了,上头忽然发现自己国家还有个这么厉害的画家,怎么不邀请过来呢?
所以他们才临时发邮件问。
这种临时提的建议,被人拒绝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人家也给了台阶,不愿意接受那就不同意就行了,干嘛这么上岗上线?
一个看起来有点年轻的女声小声提醒道:“张老师,罗秉文老师是国內非常知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国际上—”
“知名?”
“我当然知道他知名,但再有名,也不能无组织无纪律。”这位老画家看著一直坐著像在思考的人,道。
“主任,他明明有自己的作品还没有售卖出去,威尼斯更是有四幅画,难道我们国家馆是什么洪水猛兽吗?为什么不把现有的作品给我们恩,这种人无组织无纪律!”
他看向策划组的主要负责人,试图强调事情的严重性:
“主任,您是知道的,十一月的换展作品现在就应该进入物流和报批流程了。罗秉文让我们等他的新作,这意味著所有的计划都要后延,所有环节都要承担未知的风险。”
“如果我是说如果,他的作品未能按时完成,或者质量——.不尽如人意,我们连启用备选方案的时间都会非常紧张。这太冒险了。”
这確实也是一个问题。
拒绝当然可以,但要罗秉文的作品加入是上头给的建议,除非是实在没办法,不然他们肯定也是想要罗秉文加入的。
但国家馆的运作牵一髮而动全身,容错率极低。
就在大家討论的时候,例外一个年轻点的人忍不住的,这群人真是老了,现在什么形式看不清吗?
“各位领导,我想说两句。”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他。
“领导们好,我是今年加入的策展助理陈燁,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罗秉文先生的提议看做是一个麻烦,或者冒险。”
陈燁刚开始还有点没底气,但越说越顺畅。
他还拿起自己的平板电脑,快步走到前面,一边操作一边快速说道:
“我们需要正確理解罗秉文老师提出这个选项的底气和他的地位。他並非在给我们出难题,恰恰相反,他是在给予我们极大的尊重和诚意一一他愿意在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为国家馆投入创作精力,这是一件很令人敬佩的事情。”
“而且罗秉文先生作为欧洲顶级画廊的签约画家,肯定也是有自己的作品规划和展出合同,不能我们说要,他就去某个展出抽一张出来,这是不可能的。”
他把平板画面接入投影仪。
上面是罗秉文的个人信息,是罗秉文的独立展馆在威尼斯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国际上各大艺术媒体对罗秉文本人的评价。
“罗老师是极少数在主展区拥有独立展馆的艺术家,他的国际市场价值和学术评价都非常稳定且高昂。以他的声誉和职业素养,他既然敢提出这个选项,就意味著他有绝对的自信和能力在规定时间內交付一幅高质量的作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