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场上只剩下最后八名搏克手。个个身材魁梧如山,穿著独特的摔跤服,裸露著强健的臂膀和胸膛。
每一次交手都充满力量感。
观眾的吶喊声隨著每一次角力起伏。贏的一方展开双臂,像雄鹰一样绕场小跑,接受欢呼。
输的则默默退场。
罗秉文看得也一直拍照,被这气氛感染了。
看完几场精彩的搏克对决,两人又溜达到了射箭场。
这里安静很多。选手们凝神屏息,张弓搭箭。
“嗖!”
“嗖!”
破空声不绝於耳。
如果说骑马是年轻人的赛场,那射箭就是年龄大一点的更有优势,很多射手的年龄都不小了。
远处还有骑射的场地。
这可是蒙古族的拿手绝活,成吉思汗时期就是凭藉这手绝活纵横欧亚大陆,可惜英雄一生,只识弯弓射大雕啊。
周边还有集市,卖各种蒙古特色的手工艺品,什么马鞍啊,蒙古刀,色彩鲜艷的毡画、羊毛编织的织物等等。
空气中飘著烤羊肉串和奶製品的香气。
夕阳渐渐把草原染成金色。
喧闹了一天的会场,人潮开始慢慢退去。
罗秉文带著相机里面的一大堆照片回去,估计挑选照片都得上半个小时——拍的时候太投入,根本数不清按了多少次快门。
不管白天多兴奋,一旦回到住处,旅行的疲惫感就结结实实压了上来。
这几乎是铁律。
那些白天喊著“小小泰山,拿下!”的傢伙,晚上多半也了。
要真碰上那种白天晚上都生龙活虎的驴友,大家多半会在心里暗骂一句“牲口!”,然后—
默默羡慕。
他们是踩著夕阳的尾巴离开会场的,现在晚饭吃完,回到酒店,天居然还没黑透。
罗秉文心想在这边当摄影师大概挺美。
夏天通常不是拍照的好季节,白天的阳光太硬太烈,拍出来效果很差。
內地的摄影师一天里能出片的光线时段也就五六个小时。但在內蒙、外蒙这种高纬度地方,夏日白昼漫长,摄影师能拍的时间估计能翻倍,少说也有十个小时。
言归正传。
回到房间,罗秉文先处理照片,把拍废的刪掉,有用的挑出来,简单做点后期调整。这些素材,无论是写游记还是留著当纪念都挺好。
弄完照片,他到画架前看了看。
那幅展现著暴雨的画,顏料还泛著湿润的光泽,估摸著明天下午能干得差不多。
这画要分辨乾没干有点困难。
彼得罗夫大佬找的顏料厂確实很不错,在顶级顏料干翻了无数小顏料厂的时候,这种纯手工的顏料厂能活一个世纪。
也算很牛逼的了。
顏料確实是世界顶级水准,还很有自己的特点。
画架旁边,还立著个空框。
估计这段时间要忙死了,后天抽空去看一下赛马的决赛就行了,其他时间罗秉文都准备创作这两幅画。
和画廊的巡展合同都签了,明年肯定要准备足够的作品的。
忙吧,忙点好—
此刻。
义大利佛罗伦斯。
下午一点三十。
佛罗伦斯的仓库里,义大利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拆开木箱。当罗秉文的作品《罗诚夫妇画像》
完全展露时,周围瞬间安静下来,隨即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
“上帝啊———”
一个等待开箱的组委会成员推了推眼镜,凑近画面,几乎要贴上去,“这——这完全不像罗的笔触!如此细腻!如此————深情!”
他们分析过罗秉文的创作习惯。
作为华夏独一档的画家,罗秉文没有临募其他画家后遗留下来的笔法习惯,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思路。
这种思路对他们这些画评家,分析师来说,完全可以看做是罗秉文在自己作品上的签名。
很显眼。
但这一幅没有这样的签名,或者说,签名很隱晦。
画面中央,一对气质温婉平和的华夏夫妻安静地坐著。
没有华丽的背景,只有柔和的光线笼罩。
丈夫微微侧头看向妻子,妻子眼神温柔地回望,嘴角带著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笑意。
那眼神交匯的瞬间,流淌出的默契与温情仿佛能穿透画布。
笔触之精细,人物神態之传神,超越了罗以往標誌性的简洁风格,呈现出一种近乎古典的、含蓄而深沉的力量。
“这画上是谁?这对夫妻天啊,他们的眼神!我感觉心被击中了!”
旁边年轻的女记π员捂著嘴。
这种爱旨,好美啊!
“罗先生给我们拿了一个核弹啊,他要用这幅画换走天气晴?可以,我觉得完全可以,赶紧叫他们过来开会!”
组委会的人来得很快。
罗秉文的作品在这一次的双年展上很火,是人气最高的一个画家,堪比一些老牌国际大师,亚且人还年轻帅气。
每天独立展馆的人都特別多。
所以他们才会对要不要替换產生犹豫,亚这幅画天,他们之前还觉得不能和展示出来的四幅画相比,亚当他们亲眼看到,才知道什么叫做天才。
天才就是任何一幅画都是极品!
流程瞬间启动,效率惊人。
威尼斯展馆技术团队收到精確的《罗诚夫妇》尺寸和悬掛要求,立刻清理目標展墙,调整灯光方案,確保无缝衔接。
推特上乱发表內容:
【紧急更新!艺术家罗秉文新作企撼浓入!】备受瞩目的新锐国际油画大师罗秉文先生,临时更换其参展作品!全新力作《罗诚夫妇》已启程,將於今日(8月22日)下午3时,在罗秉文画架独立展馆正式亮相!敬请期待!#iennaiearte#luobingwen#newmasterpiece
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推特评论区瞬间爆炸:
“什么?!罗换画了?他之前的画已经够企撼了!新作?!”
“新锐大师?组委会用了大师这个词!官方认证了!”
更敏锐的是那些资深藏家、评论家和艺术爱好者。
他们知道罗秉文在本次双年展上凭藉其充满力量感的简洁垂条和独特东方画法风格,已经俘获了大量关丫,被誉为最年轻的顶级画家。
扭刻突然要换新作?
能比肩之前的作品亏?
换走了什么?
新作又是怎么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