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啊?”
他在欧洲接受的正宗学院派教育,当然知道什么是艺术经纪人。
林泽海的心猛地一跳。
给罗秉文当艺术经纪人?
这意思,是让我去当吗?
他也是聪明人,脑海里瞬间闪过罗秉文刚才说过的话,资源的上限,和乌菲齐、圣马可这样的机构平等的谈判?
这些都是资源啊!
如果罗秉文让自己当他的艺术经纪人,几年后自己接触的资源就完全可以推几个出色的画家走出国內,而且以罗秉文这一桿大旗,他的画廊也更能签约到国內的绘画天才。
但他这时候已经站起来了。
於是他啪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轻响。
“对!”
他脸上瞬间阴转晴,堆满了灿烂的笑容,眼睛都亮得惊人。
“哎呀秉文啊,不,文哥!文老师!”他声音都高了八度,“你早说啊!这事儿还用绕这么大圈子?”
他顺势就紧紧握住了罗秉文的手,用力晃了晃。
“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差点误会你了!”
罗秉文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和变脸弄得有点懵,手被得生疼。
“啊?”
林泽海却不管,鬆开手,“你这话可算说到点子上了!”
他开始了自我推销模式,语速飞快。
“还別说,我当你的艺术经纪人那简直是天作之合!我从小在艺术圈长大,是巴黎高装的毕业生,规则、门道、人脉,我都清楚!我懂画,懂市场,更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你找我还真就找对了。”
罗秉文看著他唾沫横飞、红光满面的样子,刚才那点失落和憋屈早不知飞哪去了。
喝醉了的人都这样吗?
一阵一阵的。
这转变也太快了。
“呢你你酒劲上来了?”罗秉文有点不確定地问。
“酒劲?”
林泽海一瞪眼,抓起酒杯又灌了一大口,抹抹嘴,刚想说点什么,但可能今天喝酒都有些急,
眼睛刚瞪过一次后又一瞪。
这就不知道瞪哪儿去了。
反正人是肯定是倒下了,还把罗秉文给嚇了一跳,连忙送去医院洗胃。
我就说白酒不能当啤酒喝吧,还不听。
等罗秉文从医院出来,心里就知道,这个最关键的人拿下了,而且剩下的什么律师啊,档案管理员啊,物流之类的,都不用自己再去找了。
这些岗位林泽海的画廊里全都有。
林泽海两天后精神奕奕的来上岗,罗秉文这段时间处理的事情全都可以丟给他负责了,作品方面的合作他是最懂的。
现在要紧的事情有两件。
一是圣马可画廊已经在对罗秉文的巡展开始预热,估计下半年就要开始,其次是港岛的圣马可画廊要开业了。
到时候开业的展览必然是以罗秉文为主角。
罗秉文和贝克尔都在考虑要不要把蒙古草原天气晴轮换下来,重新找一幅画换去双年展,毕竟罗秉文在双年展的独立展馆已经出名了,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专门过去。
放上任何一幅新的作品,都能快速的打响名气。
罗秉文到是有个想法,不过暂时还是不说了,只是视频会议的时候和贝克尔说再等几天,晚一点时间他再看要不要轮换。
他手头確实有一幅新作日常工作丟给了林泽海,罗秉文总算是可以回家了。
现在从蓉城回老家变得简单了,几年前都还得专门去蓉城东客站坐车,但现在不但顺风车到处都是,还增加了一种小客车。
小程序里面就有,叫天府行,罗秉文公司楼下就是站点,回老家能隨便选位置停车。
等於到点接送了属於是。
在罗秉文回老家见父母的时候,蒙古草原不太平静了。
现在是夏天,天气可太晴了。
大量的华夏游客从扎门乌德口岸进入,让扎门乌德这个蒙古小城市直接瘫痪,尤其是罗秉文住过的房间,都成了打卡点了。
蓉城时代出版社虽然告诉过罗秉文很多好消息,但罗秉文成为作家的事件太短了,不知道旅游类新书第一名是个什么概念。
就连罗秉文在挪威画《霜与雾》的那个地方都会被人拿著一本孤独星球找过去,何况离得这么近的外蒙古,加一本详细的游记。
三级作家,就算写传统文学估计都能成为畅销书,何况是写一本游记。
强烈的代入感,让无数人晚上做梦都想著自己走上了这片草原,去和朋友骑马追寻自己的梦想,然后早上一醒来,帐然若失。
隨即就出现了一种去看看的想法。
旅行嘛。
说走就走的,那才叫旅行。
而不是趁著什么黄金周去看看人挤人的景点,在这个天气估计得热死在拥挤的路上。
来自蓉城某家游戏公司的小职员,就请了自己的年假,准备好好的玩上一个月,但一进扎门乌德,就发现这里和游记里写的不一样啊。
罗老师写的游记里是什么?
是通往广阔草原的神秘门户,带著点粗的异域风情和未开发的寧静,是无人区前文明又带著荒漠的感觉。
但这这哪儿是书里那个带著点寂寥的边境小城啊?
她一过来就发现这里有好多人,估计就一些衣服脏兮兮的是本地人,更多的是游客,街上都行走的好多都是游客,大家都说著中文。
好吧。
估计都是看罗老师的游记才来的吧?
她翻看著手上的《蒙古草原天气晴》,沿著唯一的街道朝著前面走,很快看到了罗秉文居住过的旅馆。
此刻也有很多人。
罗秉文在这一个段落配了一个自己和翻译小哥站在旅馆下面拍照的角度。
照片拍得很好。
现在也有不少人排队等著拍同样的照片。
她不像去挤,也不想去拍,拍了也发不出去,她微信里面还有罗秉文的帐號呢,要让罗秉文看到那肯定丟脸死了。
再往前,就是书里租车的地方。
人也多,七八个人围著一个明显是草原面孔的老板。
“车呢?还有摩托车吗?”
“我会骑元,还有元吗?之前有个画家在你们这里租了元,是那匹元呢?我事以画高价租来拍拍照吗?”
老板显然不会汉语。
但他现在不得不临时会了几句,喊道:“没有了,没有车了,没有了!”
小职员呆住了。
这么火爆的吗?蒙实什么时候还成了热门旅游景点了?
她连忙拍了几张现场照片发给罗秉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