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当晚。
罗秉文已经和彼得罗夫先生以及家人吃过晚餐,依旧是没见到传说中学画画的索菲亚,回到自已房间后不久,就接到了索科洛夫馆长打来的电话。
艺术之声?
掛掉电话,罗秉文搜了一下这个报纸。
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类报纸之一,电子版已经更新出最新的新闻,其中的大图就是摄影师拍到的,罗秉文参观国家展览馆特写。
罗秉文站在展厅柔和的顶灯下,身姿挺拔而放鬆。他微微侧身,目光平和却深邃地望向镜头方向,嘴角带著一丝谦逊而自信的弧度。
他的相貌本来就能打,加上照片的光影处理得极好,清晰地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和沉静的气质,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融合了东方温润与学者睿智的独特魅力標题是:罗秉文谈俄罗斯油画之“根”与“枝叶”。
罗秉文先生的到来,並非仅仅是一次参观。
他敏锐地洞察到了当前俄罗斯油画界关於传统坚守与创新突破的深刻討论。
面对索科洛夫馆长等资深人士的探询,以及年轻一代艺术家渴望的目光,罗先生並未以『成功者』的姿態给出刻板答案。
罗先生真诚地表达了对俄罗斯的伟大画家列宾、希施金等人的崇高敬意,称其为『无可替代的艺术宝藏』和『深沉厚重的生命力』。
他更以富有诗意的比喻指出:『传统是根,扎得越深,枝叶越有力量伸向更广阔的天空。而创新和探索本身,就是对传统最深沉的致敬。
他强调罗秉文先生此番言论,如必將在此刻寻求突破的俄罗斯艺术土壤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啊这。
是我吗?
儘管翻译软体的处理让文字显得生硬,但字里行间透出的讚誉之词还是让他耳根发热,仿佛真的是某个大人物访问国家展览馆似的。
这是你们的国家展览馆啊,不是什么小的博物馆啊,
媒体你们这么说合適吗?
“传统是根,扎得越深,枝叶越有力量伸向更广阔的天空·
他轻声念出报导中反覆引用的这句话。
当时在展览馆里,面对那些灼热的目光,他只是想表达对俄罗斯油画传统的尊重,同时鼓励年轻人不要固步自封。
但现在看来,他的话语似乎被赋予了超出他本意的重量。
电子版下面是可以留言的,短短时间就有了很多俄罗斯人的留言,依旧是用瀏览器自带的翻译软体转换成了中文。
“来自东方的画家终於说出了我们憋在心里的话。”
“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对传统的褻瀆,传统派的人都应该听听,这位罗秉文先生是把自己国家风格和国际风格颗合得最完美的画家之一。”
“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声音了。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艺术教育体系就像一潭死水,而华夏人证明了传统与创新可以共存。看看他的《日照金山》,既有东方水墨的意境,又不失油画的质感,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吗?”
看著评论,罗秉文苦笑著摇头。
他本以为自己只是来参加一个普通的艺术交流活动,顺便看看俄罗斯同行们的作品。没想到索科洛夫馆长精心安排的这场会面,竟成了一次具有象徵意义的问诊。
用问诊来形容很贴切,中医嘛,治病的时候要先把脉,看看情况,然后开方。
网络上也不是所有声音都是赞同的。
“又一个被西方资本捧起来的东方画家,他的成功恰恰证明了我们坚持传统的必要性。”
罗秉文在这里找到了当初发表前几条视频的时候的快乐。
评论区里面的人並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他,
他在画坛的名气,没有完全被俄罗斯的普通人知晓,所以这些评论好多都是就事论事,说的是这件报导的本身。
他看了很久才睡觉。
有一条评论让他印象深刻。
也是美术生写的。
“我刚从美术学院毕业两年,教授们还在教我们画苏联时期那种宏大的集体农庄场景。但画廊和收藏家要的是当代艺术语言。我们这一代人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罗先生的话至少让我明白,我可以既爱列宾,也爱基弗。”
找到平衡点,甚至融合点,是创作一幅巨作的关键。
临睡前罗秉文还收到了贝克尔的一条消息,他告诉罗秉文通过这条报导上了一次热搜,俄罗斯的热搜虽然不是华夏的这种,但作为刚出圈的一个画家,能达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厉害了。
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罗秉文又被安德拉去看熊了。
这一回罗秉文的胆子就大了不少。
昨天安德的一个耳刮子,让罗秉文觉得这熊也不过如此,虽然心里带著纠结,担心,但还是坐在了熊的怀里合了个影。
拍照的是韦林。
作为专业摄影师,他这张照片拍的很好,罗秉文心里的担心一点都没在脸上表露出来。
就是开心,放鬆的状態。
比起昨天看到的那些报导的照片,罗秉文更喜欢这张这是可以发到朋友圈里去的东西,是生活照。
所以他真的发了。
今天也是出去玩的一天,回到房间拿相机的时候顺手点开了来了很多新邮件的邮箱,几十条以invitationletter开头的邮件。
invitationletter就是邀请函的意思。
点开看,大多来自俄罗斯各地的美术学院和艺术团体。最上面一封来自圣彼得堡美术学院,邀请他明天下午去学校做一场即兴讲座。
嗯——有点远了。
他在莫斯科郊外,而圣彼得堡美术学院听名字就知道在圣彼得堡,离这里好像有五六百公里,
坐火车三四个小时的车程。
翻了一会儿邮件的功夫,又是几条新邮件发了出来。
他赶紧打了个电话给贝克尔!
看看你做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