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17章 天才都是无意识的
两天后,罗秉文先在蓉城下飞机。
国內转机很方便,如果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那绝对可以呼朋唤友在这个城市好好吃一顿当地菜,酒足饭饱的回机场,差不多也能上第二趟飞机了。
但国际航班得办一些手续。
罗秉文目前算是在义大利留学中,手续不麻烦,但五个小时的时间也就够他回家收拾一下,主要是拿居留许可,转换插头什么的。
还有一些早就准备好的小礼物,
华夏风书籤,红色剪纸,少量的华夏茶叶—-义大利人基本不喝茶,但茶叶是外国人对华夏很重要的一个印象。
带一点送教授们正好。
就像有些喝不习惯咖啡的国內大佬,家里其实也会准备一些咖啡接待客人。
这些东西都被他放在一个包里面,回家提著就走了。
至於衣服,他那边没什么夏天的衣服,蓉城这边的衣柜里到是有一些风衣,外套,薄毛衣,但衣服这些东西都可以到了再买新的。
行李箱不好塞,也就懒得拿了。
国內出行罗秉文从来都是轻装简行,有时候就带著一个画箱就能走了,但出国上万公里,还是得准备得齐全一点。
义大利的海关还是那样。
他也幸好没带什么衣服,不然肯定被弄得很乱,罗秉文都收起来准备走了,排在他前面几位的一个游客大姐还在用中文骂骂咧咧的整理背包。
当他拖著行李回到佛美的时候,正赶上一节课结束。
罗秉文所在的班级是国际班,一共也就十来个人,罗秉文是这个班级里面唯一的华夏人,也是唯一的亚洲人。
班级同学以欧洲本地的居多,还有两个美利坚的。
其中一个美利坚同学年龄很大,快四十了,长得和唱歌的那个黄老板有点像,胖胖的,人很亲切,叫都恩,看到罗秉文就喊道:
“嘿,罗!”
“你终於回来了!这次请假这么长时间,我们復活节假期都过了。”
“我一个华夏人留在这边也没什么好玩的,过了正好,我给你们带了一点礼物,托德他们呢?”
“法国有个油画展,他们请假去参加去了。
佛美研究生的学分难修,到处参展快速成名是很快速的一条路,罗秉文之前也是拿著在学校画的作品到处参展。
他的那幅清晨的佛美小园卖了两百多万美金,可能就是到处参展后名气大了。
罗秉文把带来的小礼物给了都恩,顺口说道:“我其实还带了一点藏地的耗牛肉,当地的人们自己做的,可惜被海关扣下了。”
“耗牛肉?啊,那確实很可惜。”
罗秉文看了下时间,说道:“被扣就被扣了唄,还有几个人在学校,晚上我请客,咱们聚个餐,欢迎哥们重回学院。”
“先別想著聚餐。”都恩笑著说道。
“教授昨天还在说,那个总请假的华夏学生是不是退学了。”他模仿著教授浓重的义大利口音,“我的课程上明明有个华夏名字,为什么我三个月没见到人影?”
“啊?我请过假的啊?”
“你还不知道他啊,见是见不惯我们请假。”
罗秉文想了想巴尔丹齐教授·
嗯,確实。
那还是早点去见教授吧,这个时间教授应该在学校给他的那个画室里面?
罗秉文都没去放行李箱,直接拖著过去了。
画室果然有人。
刚推开门,一股子顏料松节油的气味扑面而来,巴尔丹齐教授果然在这里,正举著放大镜研究一个古老的木板油画。
嗯,佛美有很多古画,很多收藏家的藏品坏掉了,也会选择到佛美找人维护,维修。
他听到门口的动静抬头,看到了罗秉文,笑了一下,继续研究这幅古话,嘴上说道:“我们失踪的东方马可波罗终於想起我们佛美了?”
“教授,我可是和您请过假的—”罗秉文从背包里面拿出茶叶,说道,“教授喝茶,这种是红茶,味道和上次送的绿茶不一样。”
巴尔丹齐这才放下手上的工具,点了点头。
“说吧,这次回来上多久的学?还请假吗?要不你直接申请毕业吧,万一我给你过了呢?”
“怎么可能啊,我这次可是一直读到毕业的。”
“嗯,我可不信,你们一个两个的都想往外跑,去参展,去出名,去赚学分,但好好在学校里磨礪两年不也一样的吗?”
罗秉文心道这可不一样,两年后自己的作品还不知道涨到什么价格呢。
巴尔丹齐问了几个问题,都是罗秉文请假之前,教授列在书单上面的知识点,罗秉文都回答上来了,那些书他有看。
“还算不错,这段时间画的速写呢?”
罗秉文又从包里拿出一叠本子。
他速写画得很多,平时出去玩,手上不是拿著相机就是拿著画板,就连手机都很少刷,除非坐下来的时候。
所以这几个月的积攒真的画了不少速写。
巴尔丹齐教授接过了那一叠厚厚速写本,到一边的沙发坐了下来,明显有好好检查的意思。
罗秉文也坐了过去。
老头儿挑眉翻开第一页—-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里,几峰骆驼的影子被风扯成鬼魅般的条状,线条流畅,还有恰到好处的留白。
自己这个华夏学生真是油画留百第一人。
越是对华夏文化了解,越能明白这种留白到底有多精彩。
罗秉文介绍说道:“这是我刚进外蒙古看到的景象,那边是戈壁滩,环境很差,经常都有沙尘暴,当时能见度不到十米。”
教授鼻子里哼了声。
往后翻,这本里面除了刚进蒙古草原的狂沙,还有风雪,罗秉文到草原的时候正值冬季,草原上经常有暴雪落下。
“极端气象把控长进了,”老头儿咕嘧著,他没和罗秉文说,只记得罗秉文去年在课堂上画了一次神话里的大洪水,他当时只觉得这是什么东西?
画的好,罗秉文的作品当然好,但这洪水感觉一点都不危险。
但在这几幅素描画中,他完全能感受到极端天气带给观眾的压力不愧是画出了《蒙古草原天气晴》的人。
他当时也去港岛看展了,当时真觉得罗秉文有大师级实力。
就差临门一脚的感觉。
教授看得很快,罗秉文的速写虽然多,但真正全身心创作的没几幅,看到《天气晴》素描稿的时候他停留了一下,继续往下翻。
但很快,他翻看的速度越来越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