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07章 文字版,《蒙古草原,天气晴》
其其格和诺敏去了乌兰巴托,舅舅从城里回来,继承祖上的事业干起了牧民。
苏伦外婆也很开心,在蒙古包里忙活,要给帮忙的人做上一桌子好吃的东西,罗秉文在一旁拍照,录像。
这一家子都有了好的结局。
蒙古这个草原上的民族,面对自然界里的灾害时很难有什么抵抗能力,像草一样的脆弱,但蒙古人,却又和草一样坚韧。
几天后,舅舅去城里採买的时候见到了其其格,说道:“罗先生明天就要走了,是来乌兰巴托搭乘飞机,你要去送送他吗?”
其其格沉默了一下。
之前她想的是不用去送了,送別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而且这估计还是送一个未来都很难见面的朋友,恩人。
但当弟弟问起来的时候,她心里的反应还是让她点了点头。
“你们来的时候告诉我一下。”
“当然。”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罗秉文这一次来蒙古悄无声息,那些想要求画的外蒙有钱人都不知道,不然这机场一定很热闹,说不定会有人拦著不让走的情况。
上一次要不是他跑得快,可能还不能把那幅画带回国內。
但今天的乌兰巴托机场人很少。
值机的柜檯没有人排队,罗秉文上去就办理好了託运,回头看到诺敏,罗秉文笑了下,晃了晃机票说道:
“我等你哦。”
“嗯。”
诺敏现在对职业,对工作都还没什么概念,但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去华夏的梦想。
这个梦想最后会让她选择什么路,罗秉文肯定不知道。
但诺敏这么聪明,以后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毕竟她是草原上的天之骄女啊。
蓉城蓉城时代出版社。
霍墨澜百无聊赖的看著一本本邮箱里面的投稿,困得打了个哈欠。
年初了,很多作家都选择在这个时候集体投稿,想要竞爭一下年底的各种文学奖项,
但这和他这种普通员工没有关係。
大神开路,中神退避,而在这时候发给投稿邮箱的,估计都是些小作者。
这本书看了一段开篇,完全是网络式的开头,这种书可能还是更適合直接发在站上,投他们这种出版社还是太想当然了。
他们也不是什么书都要的。
键盘上里啪啦的打了退稿消息,霍墨澜继续看著下一本。
《蒙古草原,天气晴》
矣?
这不是最近很火的那个油画吗?
霍墨澜对这个名字比有印象,毕竟是让一个画家一画成名的作品,这在他们出版社还有过討论,因为画家本人就是蓉城的。
主编还和画家吃过饭,回来吹嘘了好几天。
而且这名字起得实在很好,蒙古草原直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辽阔、苍茫的草原意象瞬间浮现。
天气晴三个字既写实,说明了蒙古草原常有了晴朗天气,又暗含情感一一儘管生活艰辛,但天空总是晴朗,象徵希望与坚韧。
表面看是描述天气,实则隱喻人物的命运。
毕竟光是看油画作品,看不出画里面的小女孩有什么光明和晴朗,其实就是一个小女孩在面对暴风雪时抗爭的状態。
从这也看出了罗秉文一定有很高深的文学功底。
现在居然有人用这个名字来投稿,这是多看不起我们的知识量啊?
他稍微清醒了一点,对隔壁的同事说道:“我发现了一本有意思的书,名字用的是最近很火的那个蒙古草原天气晴,我先看看。”
“敢取这个名字?有点东西啊,说什么的?”
“还没看呢,但估计是草原那边。”
霍墨澜回头又看了下作者的名字。
罗秉文?
嗯,好熟悉?
他没多想,还是先看看故事內容,然后再回来想想这个名字自己为什么熟悉。
开篇:
为了完成我新的作品,我选择了以孩童为题材从而走遍世界。
我喜欢孩子们的笑容,没有焦虑的,没有压抑的笑容。
吸引我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都独立自主。
不需要成年人的许可。
我感觉必须得出发外蒙,为此寻找了一个来自蒙古的嚮导巴特尔,他將作为我的翻译一同去往邻国,这个偌大的內陆草原国家。
一进入外蒙我就决定,一定要住一次这边的蒙古包。
我们从扎门乌德口岸进入外蒙,在当地租了马匹,一路前往外蒙的首都乌兰巴托,这首我经常在歌里听到的名字。
和我想像的遍地草原不一样,从扎门乌德口岸进入后,到达的是一个叫东戈壁省的地方,这里遍地黄沙,偶尔才有植物。
和我想像中的草原不一样。
而我想在这边蒙古包居住的想法也是屡次受挫,他们很欢迎我的访问,却不允许我留宿。
想想也是,就算是在华夏,突然有陌生的男人说“我想住你家”,也没有多少人能接受吧。
而且我还说想要拍照,实在是麻烦。
不过还是有对华夏人十分友好的牧民家庭·
办公室里的键盘声此起彼伏,小张刚审完一篇稿子,伸了个懒腰。他忽然想起霍墨澜之前提到的那个话题,转头一看,发现这傢伙正盯著电脑屏幕出神,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小霍?”小张喊了一声。
没反应。
“小霍?”他又提高音量喊了第二遍。
霍墨澜这才如梦初醒,眼神还有些恍惚:“啊?怎么了?”
“你之前不是说有人在用罗秉文的画作当书名吗?”小张凑过来,“看得这么入迷,
是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罗秉文?”
霍墨澜突然从椅子上弹起来,把周围几个同事都嚇了一跳。
“怎么了这是?”隔壁工位的小王也探过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