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2章 秉文传媒
林泽海眼晴一亮,立刻来了精神:
“我们会和一些高端的艺术机构合作,把你的作品展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
你让我帮你找画展的想法没有错,传统画家就是一个个画展,一场场比赛中歷练出来的。”
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他自己举办的私人画展,都让罗秉文在西南地区的画坛有了点名字,一些媒体评论甚至说罗秉文是今年的最佳新人。
如果罗秉文能参加全国性质的比赛,画展,那能吸引到的媒体会更多。
加上画廊在评委,媒体中的影响力——
林泽海意气风发的说:
“我在业內有不少资源,尤其是欧洲,我刚从那边回来。那些评委们很多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他们对艺术有著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眼光。就这几幅画,我敢说,只要你的画作能进入他们的视线,奖项和荣誉那不是手到擒来?”
“到时候,我们必然能在全国范围里面引起轰动!”
罗秉文心想这不就是自己的昨天想到的计划吗?多参展,多比赛,多拿奖。
不过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正常的新普艺术家想要签约画廊,几乎都是和画廊三七分成,极少特別优秀,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画家,才会有更好的待遇。
七成?
你可能会想,七成也不错了,毕竟画廊辛辛苦苦的策展,设计,宣传推广,
再加销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分人家三成是应该的。
但这你就想多了,七成是人家的。
你就拿剩下的三成。
还不一定能拿全。
罗秉文之前一直不愿意签约画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即使林泽海想和他五五分他都不愿意。
朋友是朋友,事业是事业。
林泽海吹嘘得厉害,但毕竟只是一家新开的画廊,有什么能力罗秉文还没见识到呢,怎么可能签约,然后把自己画作一半的收入交给別人?
他现在又不急著卖掉自己的画。
自媒体的收入已经够他到处旅游,加还车贷房贷的钱了,不需要从画家这份事业中找补回来。
林泽海说嗨了,一直在这个工作室描绘著他以后的计划—-他很早之前就想好怎么推广罗秉文了。
不过现场只有一幅画安安静静的听著。
罗秉文最开始还仔细听,后来发现林泽海幻想得太厉害了,就开始玩手机,
偶尔抬头看著林泽海,装作在听的样子。
实在觉得家里不是谈工作的地方,就把兴奋的林泽海拉出了自己房子,到了附近的一家茶吧。
没多久,一个穿著职业装,气质逼人的秘书小姐气喘吁吁的拿著一个文件包走进这家店。
这是林泽海的秘书。
说实话,每一次看到这个秘书的时候他都在羡慕林泽海的老板生活,这得多愜意啊。
还有閔洋,以前还不知道,最近接触以后才发现自己这个以前高高在上的老板也是一个闷烧。
前几年创办公司的时候就一个男助理,而现在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有了三个女秘书。
一个比一个漂亮。
她拿来的就是刚列印好的合同,罗秉文检查了一下条款,把三幅作品的约签了。
这三幅作品属於和画廊的特殊合作模式。
合作时间五年。
这期间,慢生活画廊需要持续投入资金,用专业化的资源去孵化罗秉文的画家身份。
每年会给罗秉文至少爭取一个国內,一个国际顶流艺术展会的资格。
最近的国內画展的林泽海甚至说了名字。
香江巴塞尔艺术展。
“策展人邓元风是我的朋友,我前段时间给他看过你的作品,他也很欣赏你的风格,觉得很新锐,很有特点。”
罗秉文也查到了这个艺术展的消息,点点头。
“国外的我会再选一选,尽力也在年內確定好,到时候用你的日照金山去参加,给外国人一个来自华夏的震撼!”
罗秉文的作品基本都是在表现华夏,这一点在以前或许不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
但这几年华夏的国际影响力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国际艺术爱好者开始关注起源自华夏的艺术表达。
在这样的情况下,罗秉文的作品反倒成了独特的优势。
林泽海把近期的安排说了一通,然后就拿著合同站起来,说道:
“那我就走了,画廊里还有很多事情呢,等你上完油我再去你家里欣赏一下新作品,接著我就找人写你作品的学术论文,保证是核心期刊。”
“我不著急,你忙你的。”
罗秉文现在真的不著急,慢慢画著唄。
他现在离五级的画家已经很近了,或许能在成名之前就拥有大师级別的油画实力。
林泽海离开的时候付了帐。
罗秉文在楼上看著窗外的街景,喝完茶,吃完点心才慢悠悠的下楼,在这条商业街閒逛。
这条街挨著锦江,左边还是活水公园,有很多茶馆,即使是下午两三点这里也是满客状態。
有打牌的,有下棋的,有遛狗的。
很多人都说蓉城是一个慢节奏的城市。
其实还是得看人。
打工人在哪里都慢不起来,但是如果有了享受的资本,蓉城人都是更乐於去享受的。
蓉城有著全国最多的茶馆,全市超过十万家。
公园隨时可以看到人,不仅仅是过来休閒的老头老太太,还有很多情侣和年轻人。
好像有个什么数据,在多个新一线城市里面,大型公园的人流量在一周里只有一百万人。
但蓉城有两百万人流量。
或许这就是蓉城慢生活最具体化的体现。
一边走一边看路边的小吃,有喜欢的就是买一份,吃到肚子半饱了,又去吃了一碗蹄汤。
天黑了,肚子也饱了,这才扫了一辆小黄车回家。
等待画乾的时候,罗秉文没閒著。
晚上找人玩玩游戏,白天就去逛周围的写字楼,想著趁现在有时间先租一个地方,把自己工作室的牌子先立起来。
公司的牌照之前都办下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