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林泽海本来是想要那副《破晓》的,但这不是有客人准备要了么,也就顺势卖出去了,他也是罗秉文来了才知道这是他以前的老板。
只是知道罗秉文以前是做游戏的,没想到还是南山居的人。
《破晓》没了,这幅《火》他怎么也要留下来。
罗秉文现在一共就三幅作品,其中受主流美术圈评价最好的《落地窗》是非卖品,《破晓》属於网红油画,网络上评价超高。
这两幅在林泽海看来都是很有价值的作品。
《火》就要稍微次一点。
主要是水彩確实卖不出特別高的价钱。
但其中有罗秉文很高超的技巧,他选择开画廊当然有一定的艺术审美,看过很多画作,但从来没有看过一幅画对於火焰的形状把握得这么完美的。
灵动。
在前面两个最好的作品没办法再选择的时候,这幅《火》他就一定要拿下来。
“七万?“罗秉文疑惑的说。
之前他们討论过这两幅画的定价,二十万的五万,是破晓和火的价格,怎么一下子愿意出七万了,还是你这个老板主动出。
“对的,七万,我这不是怕你非要自己收藏吗?”林泽海咳嗽两声,又劝道,“作为朋友我还是要劝劝你,流露出去的作品能卖最好卖,不要有自己收藏的想法。”
林泽海作为真正的艺术从业人士,知道艺术作品只有流入市场,才能带来更多的曝光和商业价值。
罗秉文想的还是少了点。
林泽海有关注罗秉文的帐號,忽然想起来前几天发的那个照片,就问:“你是不是在创作一幅和赛马有关的作品?我看照片的背景,是火把节是吗?”
“对,凉山的火把节。”
“凉山的火把节,真是个绝妙的题材!”林泽海语气中带著讚赏。
“你现在的创作方向非常正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扎根於传统文化的作品,往往能引起更广泛的共鸣,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独特的文化符號总是能吸引更多的目光。”
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国內的油画受到毛子的影响很深,同时也有国內伤痕文学的思想,总是往红色靠,去追忆,去歌颂,去展现劳动人民。
但作为欧洲留学回来的林泽海肯定知道,主流美术圈子是不可能容纳这些思想的。
一直到最近的几年隨著年轻一代的崛起,八零九零后成为创作的主力军,整个市场环境才產生了变化,渐渐的在国际上也有了点反响。
而且,在市场的变化当中,许多年轻艺术家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导致民俗题材的价值上升。
所以,罗秉文在这个时候去创作一幅关於少数民族火把节的油画非常合適,既扎根於本土文化,又有罗秉文个人的艺术风格。
“我只是旅行到这里的时候看到了那些画面,想画下来而已。”
“真羡慕你现在的生活。”林泽海嘆了口气。
他作为大艺术家的独生子,老头子还有这么一家在全球都具有知名度的公司,他就不可能和罗秉文一样瀟洒的度过这一生。
哪怕他现在选择了从运作画廊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但未来总是要接手父亲的制陶工作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