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他们两个人爱好都差不多的,喜欢摄影作品,喜欢画,也正是在画廊上认识。
刚扫码走进来,就看到中心的圆柱下有一副蓉城的夜景图。
这幅画尺幅巨大,占据了圆柱很大一片空间,笔触细腻,霓虹灯光与夜色交融,有一种写实,但又很魔幻的感觉,远处的街道又很热烈。
是九眼桥?
周晓鹏去过九眼桥几次,虽然这幅画上的街道没有写上具体的招盘,但画家还原了招牌的霓虹顏色。
他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去过几次的清吧,那淡蓝色的光。
现实里这招牌上写了好多字,但在这幅画上就只有一个表现光的色块,就把周晓鹏完全拉入到了环境里面。
画的下面是流动的锦江。
“你看这涟漪,就好像真的有游船刚驶过一样,感觉下一秒就能听见水波荡漾的声音。”周晓鹏的女友轻声惊嘆道。
这幅画不愧能被摆在这里,確实很让人惊艷。
这真是一个青年画家展?
不是名家展?
这时候,周围聚集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些人是一进来就被这幅画吸引,有些人是逛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这个位於a空间中心的光柱面前。
一位看起来像是艺术媒体记者的人,正仔细研究画作的笔触,嘴里不时念叨著:
“妙啊,这细节,这光影的处理,罗秉文是谁?居然还是蓉城人,以前都没听说过啊。”
“我倒是认识一个罗秉文,不知道是不是他。”
“这边有介绍,你来看看?”
眾人顺著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两位观眾正指著光柱旁边的简介牌。
那位疑似认识罗秉文的人赶忙凑过去,只见上面写著:
罗秉文,27岁,蓉城本土青年画家,自幼热爱绘画,潜心钻研绘画技艺,广泛涉猎各种绘画风格与流派,不断汲取艺术养分,逐步形成了独属於自己的艺术语言。
其作品常以华夏的民俗风情为蓝本,试图通过独特的笔触与色彩运用,展现华夏的灵魂与温度。
甚至还有罗秉文的照片。
这里用的照片就是蓝瑞祥刚拍下来的那一副,不但有罗秉文具体的样貌,记录了他作画的过程,没有什么能比这一张照片更能表现出罗秉文作为画家的专业性了。
“就是他!”这人惊呼了下,但他很快就说,“这怎么可能呢?他前几个月不还是做游戏的吗?”
一个艺术媒体的记者也听到了这句话,连忙上去打听:“朋友,你以前认识这个画家?”
“认识,还有过不少接触……”
两人很快凑到一起聊了起来。
作为一进门就发现这幅画不同凡响的周晓鹏,这时候正带著女朋友绕道另一圈看起了罗秉文这个画家的其他两幅作品。
只要看到了罗秉文绘製的《火》,就能知道为什么简介上说他常以华夏的民俗活动为蓝本。
一见到这幅画,周晓鹏忽然就想到了几年前和前女友去丽江古城的画面,但当时看的时候並没有多少感触。
这个画家確实是很优秀的画家。
周晓鹏是知道篝火晚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敢保证这幅画里加入了画家自己的理解,有一种迷幻的风格。
湿画法注重意境,而不注重现场的情况,所以人们的脑海里甚至还会美化眼前的景象。
周晓鹏的女朋友就是艺术生,不住点头:
“看来这就是这家画展主要想推出的画家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湿画法运用得很厉害,色彩在湿纸上的晕染太自然了,尤其是篝火那部分,让我觉得是真正的火光一样。”
不远处,罗秉文戴著毛线帽子和口罩,混在人群里观看自己作品的反应。
看起来还不错。
a空间占地四百平方,空间布局很巧妙,边缘的角落区域有影像放置区域,这里还摆著座椅,观眾可以坐下来欣赏不断流动的画作。
罗秉文就坐在这里。
不过罗秉文可以躲过观眾,躲不过也在暗中观察的林泽海,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身边也坐下了一个人。
林泽海不担心有人认出他,什么偽装都没做,大大咧咧的在罗秉文旁边坐下,问道:“觉得怎么样?”
“什么?”
“我这画展举行得怎么样?和你心里想的比起来。”
“嗯……真话就是真的很棒,搞得这么豪华但是又对公眾免费,林老板,大手笔啊。”
罗秉文现在一共就三幅作品,其中的两副交给林泽海运作,看能不能高价卖出去,最后一副画蓉城夜景的,是林泽海租用的。
还有就是这a空间的价格本来也不便宜。
如果这次画展取得的成果不够,不能一炮打响慢生活艺术工作室的名气,那他这次撒出去的钱可能要很久才能赚回来。
或者永远都赚不回来。
画廊,尤其是国內的画廊想开起来特別难,毕竟国內几乎没有什么追求优秀画作的氛围。
普通人多,或许他们確实觉得一些作品不错,但不会画这么多的价格去购买。
有钱人也多,但他们一般只会买高端一点的油画,越贵的他们越喜欢。
所以画廊想要开下去,画家想要赚到钱,一个懂运营的画廊就非常重要。
最喜欢买这个阶段画家作品的,多是一些投机者,还有少数真正的收藏家。
“不著急。”林泽海笑眯眯的。
他就是哪个懂运营的老板。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他相信罗秉文的作品有能支撑这样一个画展的能力。
也就是罗秉文的作品確实少,不然他真敢开一个属於罗秉文一个人的画展。
两人一个是正在被热议的画家,一个是举办这个画展的老板,都在这个角落悄悄的聊著。
林泽海还是想要罗秉文加入自己的画廊,待遇就差没给股份了,但罗秉文死活不同意。
他还是那个態度,合作画可以,但签人绝对不行。
反正不管是画家还是自媒体,好像都能给自己赚到一部分钱了,所以他现在反而对钱没有那么在意,不用急著去卖身。
系统都有了,还怕不能真正成名?
画展的第二天,和林泽海预料到的一样,那些收了钱的媒体,以及大量的艺术自媒体號,纷纷把目光聚焦在这场『蓉城慢生活画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