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大妈的青春回忆!韦东毅与李秀芝领结婚证!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没有多余的盘问,工作人员脸上露出职业化的温和笑容,拿出一份《结婚申请登记表》:
“同志,请认真填写这份表格。”
韦东毅接过表格,示意李秀芝在旁边的长条木凳上坐下。
他俯身,就著办公桌,蘸水钢笔在粗糙的纸张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姓名、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认真。
在“是否自愿结婚”一栏,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坚定,然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韦东毅、李秀芝。
墨跡在纸上微微晕染开,如同他们即將交织在一起的人生。
工作人员再次核对无误,脸上笑容更真挚了几分。
她转身从文件柜中取出一张对摺的、约莫两张奖状大小的硬纸——这便是这年代最具象徵意义的结婚证。
封面是鲜艷的红色,印著醒目的金色双喜字,环绕著象徵工农联盟的麦穗与齿轮图案,上方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她拿起蘸水钢笔,在证书內页工整地书写:
韦东毅(男,xx岁)与李秀芝(女,xx岁)自愿结婚,经审查合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於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
发证机关:北京市xx区人民委员会(盖大红圆形印章)
公元一九六三年x月x日
字跡端庄有力,红章鲜亮夺目。
写罢,她將这张承载著法律认可与人生新篇章的证书双手递给韦东毅,並微笑著递过另一张印刷著表格的纸张:
“恭喜二位同志!这是结婚物品供应票证,拿著这个,可以去指定的商店购买国家配给新人的结婚用品。”
票证上清晰地列著:x斤、布票xx尺、搪瓷脸盆壹个、铁皮暖水瓶壹个、肥皂x条、果糕点票x两……
这是国家在物质匱乏年代,对新婚夫妇最实在的关怀。
“谢谢同志!太感谢您了!”
韦东毅双手接过那薄薄却重若千钧的结婚证和票证,连声道谢。
他立刻打开隨身携带的军绿色挎包,从里面抓出一大把用彩色玻璃纸包裹的、闪闪发亮的硬水果,热情地堆放在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
“请您吃喜!沾沾喜气!谢谢您!”
工作人员显然有些意外,但看著年轻人真诚而充满喜悦的笑容,也由衷地乐了,连声道谢:
“谢谢谢谢!祝二位同志相亲相爱,百年好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庭共同努力!”
走出民政局大门,秋日的阳光慷慨地洒满全身。
李秀芝迫不及待地从韦东毅手中接过那张对摺的“奖状”,小心翼翼地展开。
她的指尖带著细微的颤抖,轻轻抚过那鲜红的印章、工整的墨跡,尤其是並排写在一起的“韦东毅”和“李秀芝”六个字。
她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自己的名字上,仿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確认了自己的归属。
眼眶微微发热,心底那漂泊无依的惶恐终於尘埃落定,化作一股滚烫的暖流涌遍全身。
最终在她苍白却清秀的脸上绽放出一个如释重负、又饱含无限幸福与希望的笑容。
这张纸,是她顛沛流离命运的休止符,是她安稳未来的铁券丹书。
更是她获得“韦李氏”这个新身份的庄严宣告。
“看入迷了?以后天天都能看。”韦东毅笑著打趣,眼神里是化不开的温柔。
李秀芝羞涩地抿唇一笑,脸颊飞上红晕,却依旧捨不得移开目光。
她仔细地將结婚证折好,如同呵护稀世珍宝般,珍重万分地放进自己那个洗得发白却乾净的布挎包最里层。
然后,她想起更重要的事,拿出那张供应票证,语气带著当家主母般的认真:“东毅,咱们得去买喜了,院里邻居都要发。还有这票证上的东西……”
她仔细看著那些珍贵的配额,盘算著如何精打细算地使用。
韦东毅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挎包,一脸“山人自有妙计”的得意:“?看!”
他拉开拉链,里面绿绿、满满当当全是硬!
“早备好了,小十斤呢!
够全院发,厂里同事也留足了。
票证上的东西,明天你跟妈一起去买,她熟门熟路。
布票多,正好给你多做几身新衣裳,把咱家秀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这些,一部分是他用攒下的票和钱在供销社买的,另一部分则是他在超市空间里拿的包装相似的硬。
虽然空间里现代化流水线生產的果堆满货柜,但为了不引人怀疑,他只能採用这种“掺沙子”的方式。
李秀芝探头一看,被那惊人的量嚇到了,心疼得直抽气:“我的天!你哪弄来这么多?这得多少钱票啊?日子还过不过了?”
她小脸顿时垮了下来,秀气的眉毛紧紧蹙起,带著川妹子特有的泼辣劲儿埋怨道:
“布票省著点用!给奶奶、爸妈还有你做身新衣裳是正经!
我……我用不著那么多新衣服!
你真是钱票多得没处使了是吧?”
逃荒的经歷让她对物资匱乏有著深入骨髓的恐惧,节俭几乎成了本能。
韦东毅被她这管家婆的认真模样逗得心头髮软,伸手宠溺地捏了捏她的鼻尖:
“哟!这小红本刚捂热乎呢,就开始替咱家精打细算了?
放心,你男人有本事,这点东西,小意思!
以后保管让你过上好日子,再不用为吃穿发愁!”
“那也不行!”李秀芝难得地坚持,眼神执拗。
“有钱有票也得攒著!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以后会遇上啥事?细水才能长流!”
她想起了那些在飢饿中绝望的日子,对安稳和积蓄有著近乎本能的渴求。
看著李秀芝眼中那份认真到近乎固执的关切,韦东毅心头暖流涌动,比喝了蜜还甜。
他收起玩笑,郑重地点头,紧紧握住她微凉的手:
“好,听媳妇儿的!
以后啊,咱家的財政大权,都归你管!
我每月工资,全数上交!
保证不乱一分一厘,行不?”
这朴实无华却重於千钧的承诺,瞬间击中了李秀芝內心最柔软的地方。
巨大的安全感將她包围,脸上重新绽开明媚如春的笑容。
她用力地点点头:“嗯!咱们现在不单独开伙,票本子还是给妈管著就行!”
自行车清脆的铃声再次响起,载著一对新鲜出炉、手握红本的小夫妻,沐浴著金秋的暖阳。
车轮轻快地转动,驶向他们共同的家——那座充满烟火气、人情味,也暗藏算计的四合院。
挎包里的结婚证沉甸甸的,是承诺,是归属。
包里的喜甜蜜蜜的,是分享,是喜悦。
而那叠供应票证,则是他们开启柴米油盐、构筑温馨小家的第一块基石。
属於韦东毅和李秀芝的平凡而充满希望的生活画卷,正从这秋高气爽的一天,徐徐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