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太子十五岁时並未行冠礼,不过依照他父皇的脚步,出阁讲学,上朝议政。
但是他不必像他父皇做个壁上,只能旁观,周洄对皇后是无保留的信任,对儿子也没有猜疑,尽可以参与,尽可以开口,太子对朝事越熟练,他只会越欣慰。
同年夏末,嘉兰关有一男子跑回京城,掏出郡主的血书,高项已经把郡主囚禁起来,摔死了郡主的儿子,意图撕毁和大周的和平协议,在入冬前突袭嘉兰关。
隨之而来的嘉兰关军报则是,高项王发现郡主与人私通,摔死野种,姦夫潜逃回周,高项人將普通民眾撤出嘉兰关,军队则围在嘉兰关外,要求大周交出姦夫,给个交代。
男子本就受了伤,千里奔袭,见到晏子归说出来意后就昏死过去,晏子归让太医全力医治。
朝臣们拿著嘉兰关的战报,让晏子归將人送回去,和平得来不易,切莫因小失大。
晏子归没回应。
朝臣转头向陛下諫言,周洄压下不表,他的意思很明確,一切看皇后的意思。
晏子归让人把嘉兰关的边防图摆了出来,她坐在图前,看了很长时间。
周洄过来劝她,“就这几道线,你就是看穿了也没用,鞭长莫及,去休息吧,长瀛长玄都下课了。”
“看记载就知道,边塞异族,记吃不记打,大战一场,老实几年,和平几年,养肥了人马就要再起大战。”晏子归看著边防图,陛下以为的几条线,几个名字,在她眼里那都是祖父骑马巡逻过的地方。
祖父出关巡防的时候,晚间,晏子归就会和祖母依偎在一起,猜祖父今天走到何处,怎么休息的,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
祖母年轻时和祖父一起巡防,对边关的每一条路,每一个隘口都了如指掌,等到祖父回来,晏子归就会去问他,不准两人事先对口,却也能对个八九不离十。
当时晏子归觉得稀奇,现在想来,什么地方待上二三十年,都会熟悉的。
“高项確实已经养精蓄锐的足够久。”周洄思忖片刻后在晏子归身边坐下,“但是他现在的诉求也很正常,若有此为藉口,咱们並不占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