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虽然唐坚给了韩天霖极大的信任,但韩天霖也不完全是个憨憨,主动找到了唐坚进行匯报。
正好,因为意外多了一挺重机枪可用,阵地上的火力和人员必须再分配。
经过韩天霖短暂的对自己步兵班人员个人特质和技战术水平的介绍,唐坚给出自己的意见,在足够短的时间里,两人组成的临时排部就做出了对高地火力和人员的分配。
基本能发挥百分之七十威力的92式重机枪,就交由雷公这个主力射手来负责,由高起火暂时担任他的弹药手。
但其射击位不能留在先前由沙包搭建的工事內,用唐坚的说法,那个环形工事实在是太明显了,日本人在300多米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那不是让人当靶子嘛!
唐坚为其在一线战壕之后大约60米的区域找到了三处地点,一处是一块突出的岩石下方,那里不仅有块天然的巨石替他们牢牢挡住了来自上方的威胁,前面还有大片常年青绿的灌木,很好的遮挡了来自下方的视线。
而且这个位置正好位於正面战壕的右翼,射界可以很完美的覆盖衝击正面战场日军的侧翼以及对右翼防线的正面横扫。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防护力,都称得上近乎完美的重机枪射击位。
唯一的缺点,是因为射界的关係很难对左翼战场进行火力支援!
不过,由於散热片损坏被唐坚粗暴改装后的92式重机枪意外减重,雷公和高起火组成的2人射击小组完全有能力將这个铁坨坨扛著转移。
缴获自日军的16把单兵工兵铲正好发挥作用,韩天霖一声令下,8名士兵立刻抄起工兵铲为自己最重要的重火力机动挖掘交通壕。
那边许佳文也传来好消息,因为弹药殉爆的97式装甲车被爆炸能量『拆』得很细致,面积达0.5平方米的钢板就有8块,还有很多被炸飞的钢条,5个摸出阵地的中国士兵像蚂蚁搬家一样,把这些都往高地上搬。
唐坚大喜,命令全部人等暂时放下手里的活儿,趁著天色还未大亮、日本人还看不清这里的情况下,把这些钢铁废料都给弄回来。
在唐坚看来,这些玩意儿可都是加固工事的好材料,尤其是那些残缺钢板,没法挡住步兵炮直射,但挡弹片还是没问题的,这就能减少来自掷弹筒和步兵炮百分之八十的伤害。
搬上高地的钢板足足有4块都被用於1號重机枪工事周边,正面两块,左右两侧各一块,都用沙包和木头牢牢夹住,除非有步兵炮一发入魂,直直射入面积不过1平米的重机枪工事正面,否则两人保住小命是没问题的。
那挺步兵班自带的dp轻机枪则交由雷公原来的弹药手来使用,原本那位上等兵就是副射手,操作轻机枪没什么难度。
只是,还需要再给他配备一名弹药手,这又要被迫减少一名步兵。
但为了增强火力压制,必须得这么做。
4名机枪兵分配好,高地上总共就剩下12人了,缴获自日军那挺九六式轻机枪是万万不能再浪费两人了。
唐坚也只能暂时將其当成后备火力先放著,而那杆八九掷弹筒却又让韩天霖犯起了难。
如果要论中国步兵对日军那种武器装备最为痛恨和畏惧,八九掷弹筒这种50毫米口径的可携式迫击炮绝对能排进前三。
首先,別看这玩意儿口径不大,可威力可绝不小。
其装备的標准弹药为89式榴弹,內部装填约150克tnt炸药,远超同期日军甜瓜手雷,榴弹的杀伤半径高达5-8米,若落入密集人群可杀伤数十人。
其次,这款掷弹筒拥有700米的最大射程和500米的有效射程,一名有经验的老兵在400米外的命中率可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火力覆盖能力更是惊人,单兵每分钟可发射20发,两人配合时可达40发/分钟,形成密集火力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