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李婆婆,陈老太爷,您二位是看著这条街长大的老人了,见识广。”
徐长青態度恭敬,指著打通的后墙和新建的设施,耐心解释:
“您看,我们打的都是非承重的隔墙,绝未动地基主梁,何来动摇地气之说?”
“这挖沟,是为了排水更畅,免得夏日积水生蚊蝇,反是对街坊邻里有益。”
“砌灶更是为了冬日取暖,让客人们浴后不受风寒,乃是积福行善之事啊。”
他言辞恳切,句句在理,又暗合街坊们的实际利益。
几位老人仔细看了,確实不见什么“动根基”的大工程,又见徐长青如此尊重他们,心中的疑虑先消了三分。
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徐长青话锋一转,语气带著几分无奈和委屈:
“晚辈年轻,只顾著想把生意做好,服务街坊,许是不知哪里做得不周到,得罪了人,才惹来这等无端猜测!若是衝撞了哪位高邻,晚辈在此先行赔罪了。”
他对著几位老人和闻讯围过来的街坊,郑重地拱了拱手。
这一下,以退为进,反而將压力引向了暗中散布谣言的杨胖子。
老人们都是人精,哪里听不出弦外之音?
再看对面杨氏香水行终日冷清,而徐家生意红火却待人谦和,两相对比,心中自有桿秤。
“徐小哥言重了!”
陈老太爷拄著拐杖发话了:“老夫看这工程利落得很,没啥不妥。都是街里街坊的,莫要听信些閒言碎语,伤了和气。”
李婆子也在一旁帮腔。
其次,徐长青让石娃去买了上好的金华火腿和几坛黄酒,又备了些精致的徐记香皂作为礼品。
他亲自带著张宏,以“新店筹备,叨扰邻里”为由,逐户拜访了左右紧邻和对面的几户人家。
每到一户,他不仅奉上礼物,更再次耐心解释工程细节,保证绝不影响邻舍,並承诺新店开业后,四邻来浴一律八折优惠。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徐长青礼数周到,解释合理,又有实惠,大多数街坊即使心中原本有些嘀咕,此刻也纷纷笑脸相迎,表示理解和支持。
最后,徐长青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
他请木匠刘叔做了几个小巧精致的木质“祈福风铃”,又让徐伯去寺庙討了些“开过光”的符水。
择了个吉日,他请来那位陈老太爷和李婆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於新店扩建处的四个角落,郑重其事地悬掛了风铃,並洒下符水,口中朗声念著“百无禁忌”、“和气生財”、“福荫邻里”等吉祥话。
这一举动,堪称神来之笔!
你不是说我动风水吗?
那我便当著大家的面,请来德高望重的长者,用最传统的方式“祈福辟邪”、“安抚地气”。
这既尊重了世人的信仰,又彻底將“风水不利”的谣言击得粉碎,甚至还反过来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尊重传统,关爱邻里”的好名声。
围观的街坊们见此,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反而觉得徐长青做事周全,为人厚道。
“瞧瞧人家徐掌柜,多大气体面!”
“就是,哪像有些人,尽在背后嚼舌根使绊子!”
“以后洗澡还得来清泉!”
……
议论的风向彻底扭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