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寒霜礪骨 暗室求贤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他批准了张天胜提交的“年终奖励方案”,虽然总额因资金紧张不如往年丰厚,但力求公平,並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同时,他要求林静在寒假期间组织几场高质量的教学研討会和名师讲座,既提升业务水平,也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职业荣誉感。
在看似被动防御的同时,赵楼生还秘密部署了一步棋。他联繫郑怀古教授,以其个人名义,联繫了几位被吴天佑挖角名单上、但在业內以理想主义著称的顶尖名师,看似閒聊行业动態,实则委婉透露那家“精英教育中心”背后可能的资本运作逻辑及其与吴天佑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关联。
这一招,旨在从根源上动摇那些真正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对挖角方的信心。
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確有两位骨干教师——一位优秀的英语竞赛教练和一位年轻的化学骨干教师——在经过剧烈思想斗爭后,还是递交了辞呈。
他们的离去,短期內对相关竞赛项目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在教师群体中引发了一阵涟漪。
然而,赵楼生主导的应对策略总体上取得了成效。绝大多数核心教师,在经过深度沟通和权衡后,选择了留下。
钱老师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对方给的钱是多,但在这里干活,心里踏实,觉得做的事有意义。赵校长是把老师当伙伴,而不是赚钱工具的。”
寒假过半,一场小雪飘落沪上。校园银装素裹,格外寧静。
赵楼生站在办公室窗前,看著楼下几个留校参加集训的足球社学生在雪地里欢快地踢球。
林静敲门进来,脸上带著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份轻鬆:“校长,刚开完教研总结会,大家情绪基本稳定了。孙老师还说,经歷了这茬,反而觉得咱们这帮老伙计更抱团了。”
赵楼生转过身,微微点头:“危机也是试金石。经过这次,留下的,才是真正认同曙光理念的同行者。”
但他眉头並未完全舒展,“走了的两位老师,按合同办好离职手续,好聚好散。另外,立刻启动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从內部提拔和有针对性引进,儘快补上缺口。我们不能因为別人的恶意,就打乱自己的节奏。”
“明白。”林静点头,隨即又递上一份请柬,“对了,这是区里刚送来的。寒假结束后,市教育局要组织召开一个『民办教育创新发展座谈会』,点名邀请您做重点发言,看来曙光最近的动静,上面都注意到了。”
赵楼生接过那份印製精美的请柬,目光深邃。这既是肯定,也是新的考验。
他仿佛已经能看到,在那样的场合,必然会有质疑的声音,甚至可能有人会受吴天佑暗示,当面发难。
窗外,雪渐渐大了。孩子们已经回了宿舍,雪地上只留下一片杂乱的脚印和一只孤零零的足球。
寒霜礪骨,暗室求贤。这个寒假,曙光经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保卫战,虽然有所损失,但核心团队经受住了考验,变得更加凝聚。
赵楼生知道,內部的危机暂时缓解,但外部的风雨绝不会停歇。那把由请柬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已悄然落在他的肩上。
曙光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四校区经过几年快速的发展,良好的社会评价及优质的教育教学,学生数量稳中有升已经达到5000名学生的规模,等新校区的完全使用以及位於杨浦的职高学校建立更会突破10000人。
而对於师资体系培养构建及最核心的薪酬制度必须要有更完善的建立起曙光体系。
他拿起笔,在日程表上圈出了那个座谈会的日期。下一场战斗的號角,即將吹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