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深根固柢 静待春来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他这是要另起炉灶,用资本和概念碾压我们。”张天胜不无担忧地向赵楼生匯报。
赵楼生看著那份製作精良的“育英计划”简章,沉默了片刻,反而笑了:“好事。”
“好事?”张天胜愕然。
“他这么做,恰恰说明他意识到无法从內部摧毁我们,只能选择在外围竞爭。这证明我们的路走对了。”赵楼生冷静地分析,“精英教育从来就不缺市场,但也从来不是教育的全部。他做他的『精英教育』,我们做我们的『普惠教育』和『全面教育』。市场很大,容得下不同的模式。关键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特色做到极致。”
话虽如此,赵楼生也並未轻敌。他深知,吴天佑的资本优势和市场运作能力不容小覷,一旦让其形成气候,必然会对生源和舆论產生影响。
他加快了与李先生合作的“教育社区”项目的推进速度。双方团队经过数轮磋商,最终明確了“公益性与市场化並行”的原则:学校主体绝对独立非营利;配套的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则採用微利模式运营。
赵楼生和李先生合作成立曙光地產公司,赵楼生以曙光品牌入股占51%股份,李先生投入一亿元占股49%。曙光地產负责地產项目筹备、资金、开发建设等。所得利润50%用於反哺学校日常运营、课程开发、教师教研、设备採购、资助学生及改造扩建、偿还高达1.15亿元的投资欠款(李先生和前两家投资机构投资新校区建设)及建设资金等。
这个模式得到了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初步认可,认为其既解决了实际民生问题,又探索了民办教育可持续化的新路径,表示愿意在政策允许范围內提供支持。
赵楼生知道,即使再微薄利润,在未来得房地產暴涨的大势下也是非常可观的数字。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地质勘察、规划设计、资金筹措……每一步都凝聚著赵楼生和李团队的大量心血。他们计划在年底前完成所有前期报批,力爭明年春天动工。
天气转冷,期末临近。校园里的气氛却愈发火热。试点高二班进入了最后的衝刺阶段,每一次模擬考都牵动著所有人的心。赵楼生常常在晚自习时悄然出现在教室后门,看著孩子们伏案苦读的身影,目光中充满期许与力量。
他知道,高中部的正式验收,將是下一场硬仗。而眼前这片沉默的扎根与积累,都是为了那一刻能更加从容地绽放。
这一日,天空飘起了今冬的第一场细雪。雪无声地落在梧桐枝头,落在安静的操场上,仿佛为整个校园盖上了一层洁白的薄毯。
赵楼生站在办公室窗前,望著这片静謐的景象,內心异常平静。风霜雨雪,皆是四季常態。深根固柢,方能静待春来。
他拿起笔,在日历上圈出了高中部验收的预计时间。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稳,更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