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这……可能吗?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殿下,所谓天命,虚无縹緲,为何能让人信服?”
“因为天命需要彰显,需要锚定!陛下勤政爱民,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四海昇平,这丰功伟绩,便是將天命锚定在了德政与功业之上!百官和万民看到这太平盛世,才会真心相信陛下乃真命天子,愿意服从其统治。反之,若君王无道,民不聊生,烽烟四起,那么天命之说便会动摇,因为锚定它的德政与功业这个基石碎了!”
李承乾感到一阵心悸。
他从未如此清晰地思考过皇权的来源和维繫。
原来父皇的权威,並不仅仅来自於血缘和暴力,更来自於那看似虚无,实则需要不断用政绩去填充和锚定的天命!
“再看史书,”李逸尘举出更具体的例子。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並起。曹操为何要『奉天子以令诸侯』?因为他深知,汉室四百年江山,虽已衰微,但其『正统』之名,在天下人心中依然有著巨大的分量,是一个极其坚固的锚!他將自己的霸业,锚定在汉献帝这个正统象徵之上,就能借势而起,名正言顺地征討不臣,招揽人才。他所行的政令,打的是天子的旗號,天然就带有了一层合法性的外衣。这省去了他多少自立名號、重新建立信用体系的麻烦!”
李承乾听得入神,下意识地点头。
“而那些反对曹操的人,诸如孙权、刘备等,他们攻击曹操的点,往往也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李逸尘冷笑道:“他们为何如此?正是因为他们也明白,一旦让曹操成功地將权力与汉室正统这个锚彻底绑定,那么曹操的地位就將难以撼动。他们必须拼命地將曹操与这个锚剥离,揭露其不臣之心,才能削弱其政治信用,为自己爭取空间。这一切爭斗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权力锚定物——也就是汉室正统——的爭夺和控制!”
李承乾只觉得豁然开朗!
以往读三国史书,只觉得是军阀混战,英雄辈出,此刻被李逸尘用锚定的角度一分析,顿时觉得那些纷繁复杂的政治斗爭,背后竟然有著如此清晰的逻辑线条!
权力的运行,竟然需要寻找並依靠一个坚固的锚!
他迫不及待地问道:“所以,逸尘你的意思是,孤要想用这『潜在信用』换来钱粮,也必须找到一个足够坚固的『锚』,將孤的信用锚定其上?”
“殿下悟了!”李逸尘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正是如此!而且这个锚,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快说!是哪几个条件?”
李承乾被这悬而未决的答案吊足了胃口。
他隱隱感觉到,李逸尘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一种筹措钱粮的方法,更是一套足以撼动现有经济格局、甚至影响国本的全新学问。
这套学问,冰冷而精確,直指人性趋利避害的核心,其力量,丝毫不亚於战场上的千军万马,朝堂上的权谋机变。
他回想起李逸尘之前教授的博弈论、权衡之道,再到今日的信用与锚定,这一套套闻所未闻的学问,仿佛一层层揭开了笼罩在权力和財富之上的迷雾,让他看到了背后运行的、更为本质的规律。
李逸尘屈指数来。
“第一,此物必须本身具有稳定且被广泛认可的价值。不能今天值钱,明天就一文不值。”
“第二,此物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或者难以轻易复製。若是隨处可见的土石,则无法锚定高额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