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处置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宋明远这番话,他心中虽有不甘和失落,但也明白,强留一个潜力无限的筑基苗子在宋家这艘註定要沉的破船上,既不现实,也太过自私。
况且,两位筑基老祖的消失和出现的紫府真人,这艘破船別说是外人,就是不少支脉,都已在暗中撇清关係,寻求出路。
张天衡心中微松,宋明远的反应同样在他意料之中,这份理解和表面的原谅也是他此行所求。
他再次郑重拱手:“多谢宋老哥体谅,天衡必不负宋老哥当日指点之恩,他日通明门內,若宋老哥有用得著天衡之处,只要不违背道义,天衡力所能及,定不推辞,”
“好,有老弟这句话,我这心里便踏实多了,此番路途遥远,入山门后更是步步维艰,你我二人当同心协力才是。”
宋明远脸上重新浮现笑容,这次的笑容虽然依旧带著沉重,却多了几分真诚。
他举起茶杯,眼中闪烁著对未来的期冀。
“以茶代酒,祝我们此去通明门,鹏程万里,大道可期!明日一早,悬刃隘东门外你我结伴同行!”
张天衡也举起茶杯,神色郑重:“好!明日东门,与师兄结伴同行,共赴仙门!”
两人目光交匯,杯中清茶一饮而尽,饮下了对同行与未来的约定。
又寒暄了几句明日出发的具体时辰和路径,张天衡便起身告辞。
宋明远以未来师兄的姿態,亲自將他送到庭院门口。
看著张天衡青衫磊落,大步流星离去的背影,消失在悬刃隘废墟重建的街巷之中,宋明远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只剩下深沉的落寞。
有对家族困境的忧虑,也有对即將与这位潜力无限的师弟同行,共探仙路的隱隱期待至少,在通往通明门的路上,以及初入山门那段艰难的时期,他並非完全孤立无援。
“公子...””
身后的林枢勇低声开口,欲言又止。
“无妨。”
宋明远摆了摆手,却在想家中乱象。
当初竹山一面后的念头,很快就被他改变。
宋家內困外交,真蒙了张天衡去做人药,可指不定是给哪位族叔用了去,哪有自己的份。
倒不如引入通明门,留以援手。
张天衡与宋明远寅时初刻便到了悬刃隘东门。
晨雾如纱,將残垣断壁与新砌的坊市轮廓揉成一片混沌的灰白。
宋明远换了一身素净的靛蓝劲装,腰间佩剑,背负行囊,面上看不出悲喜,只一双眸子在掠过远处隱约可见的宋家堡轮廓时,深得像两口古井。
林枢勇沉默地跟在三步之后,气息沉凝如铁。
“张老弟,走吧。”
宋明远的声音比晨雾更清冷,他当先迈步,踏上豌向北的官道。
张天衡青衫磊落,步履沉稳,紧隨其后。
儘管护卫的林枢勇是练气修土,但他们並没有借风前往。
练气虽能驾风,若非特殊道途,又未练过相应的遁术,驾风之速只有寻常胎息圆满脚力的三成。
路途枯燥,山势渐高。
约莫行了三日,前方群山的轮廓陡然变得险峻奇崛,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峰顶隱在流云之中,仿佛被天工巨斧削去了尖顶,留下一个平整如镜的巨大台地。
那便是丹照峰,岭海郡曾经的灵脉中枢,宋家经营百逾年的族地根基。
“到了。”
宋明远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目光死死钉在那云雾繚绕的峰顶,喉结滚动了一下,又迅速归於平静。
张天衡敏锐地捕捉到他袖中紧握的拳头,指节已然发白。
山风掠过道旁的苍松,发出鸣咽般的声响,吹得宋明远额前一缕碎发拂过眼睫,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是一片沉凝。
通往峰顶的石阶宽阔而古旧,青石板缝隙里顽强地钻出几丛野草。
石阶两侧,原本应是宋家精心布置的灵田药圃,如今却显得荒芜而杂乱。
几处残破的石亭倾颓在荒草间,精美的雕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
一块半埋於土中的界碑斜倚著,上面【宋氏灵圃】几个斑驳的大字,像一道无声的伤口,刺得宋明远瞳孔微缩。
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脚步却沉重了几分。
临近峰顶的巨大平台,人流明显多了起来。
各色服饰的年轻修士或独行,或三五成群,脸上混杂著志芯与期冀。
张天衡与宋明远沉默地匯入人流,耳中不可避免地捕捉到四周的低语。
其中不乏有认识宋明远的,也不知是为了取悦旁人还是单纯作为笑料。
“看,那就是宋家的嫡脉公子?喷喷,丹照峰啊,如今可姓柴姓孔嘍!”
宋明远听著,嘴角抿成一条僵硬的直线,下頜线绷得死紧。
他目不斜视,仿佛周遭的议论与脚下这片浸染著宋家先祖心血,如今却已易主的土地,都与他无关。
唯有张天衡能感到,他周身的气息又冷冽了几分。
巨大的平台边缘,临著万丈深渊,建有一座气势恢宏的殿宇,上书【观云殿】。
此刻殿门大开,一股无形的威压如沉水般瀰漫开来,笼罩著整个平台,令所有喧譁瞬间沉寂。
平台上的数百名年轻修士,如同被扼住了喉咙,下意识地屏息凝神,敬畏地望向殿门。
殿门高槛內,一名身著深紫云纹锦袍,面容清瘤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
他身形並不魁梧,站在那里甚至仿若无物,似一凡俗老者。
正是此次轮值坐镇丹照峰的孔家筑基修士,孔嗣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