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魏嬪懵逼?!推翻金承徽验身之论!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方才一听此人是给宋良娣验过身的司寢嬤嬤,信王妃等人就知道魏嬪这是要把整个东宫都给拉下水了。
毕竟宋良娣一开始是太子妃的人,请人给其验身的自然也是太子妃。
若当时查验宋良娣乃清白之身,这时候又不是,太子妃定然逃不过追责。
魏嬪只要给太子妃扣下一顶胁迫司寢宫人造假,妄图混淆皇族血脉的帽子。
加之司寢宫人的证词,是时內务府的记载便算是被推翻了,没用了。
而清白这种事,黄大闺女尚且有自证之法,妇人一般就是百口莫辩了。
於是眾人刚刚还想著看太子与宋良娣要怎么接下魏嬪的这一招。
哪知这姓杨的宫人竟是忽然来了一记回马枪,捅到魏嬪自己身上了!
这不就是不久前董家几人的情况再现?
董家的人魏嬪可以说他们出身村野人在宫外,容易被人买通不足为奇。
可这个司寢宫人在宫里待了多年,魏嬪收买了人也必定派了人暗中盯著。
且魏嬪才先声夺人审问了前两个证人,最后一个怎么著也该是要坐实或者更进一步佐证前两者的证词。
岂料到此竟是猝不及防来了这么一出。
看戏的人没料到,魏嬪更没料到。
诚如旁人想的那样,这姓杨的婆子她叫人买通之后就一直派人暗中盯著。
现在这是要闹哪样!这死婆子莫不是忘了自己的家人还在她的人手上了!
“你休得胡说八道!”
收买的人接二连三反水,魏嬪终究没压住心里的火气,气急败坏道。
“你是我引进殿作证的,你能在这儿就表示你的立场和你適才所言不一致。
你说!究竟是谁指使你这般坑害於我的?你从实招来我尚且能放你一马!”
是气话,也是威胁。
不是放杨嬤嬤一马,而是提醒对方別忘了自己一家子的命还捏在她手上。
杨嬤嬤当然没忘。
魏嬪派去找她的人说了。
她若敢不听话或是出尔反尔,等事情结束消息传到宫外,她家里人第一时间没命。
也因此,杨嬤嬤答应了出面做偽证。
她也知道魏嬪的人一直在暗中监视她,所以这几个月她都不敢轻举妄动。
但前天东宫的流言在宫里宫外传开之后,大抵是觉得大局已定了,杨嬤嬤发现监视她的人有所鬆懈。
於是她找准时机把人给甩开了,准备去坤和宫找皇后娘娘为自己做主。
杨嬤嬤在宫里待了近三十年,太清楚后宫大部分贵人主子们的德性了。
在她们眼里,奴才都是蠢的,是受了钳制后便连脑子都不会转动的。
只能认命地受制於人。
呵。
杨嬤嬤与东宫的关係不甚亲近,与坤和宫那位也没打过什么交道。
可她知道裴皇后仁慈,太子拋开个人性情来说宽厚贤明,將来定会是一位明君。
身为大靖子民,放著这么一位正统的好储君不拥护,反而去帮一个不知犯了什么大罪被幽禁的庶人。
她傻吗?
因著这样的想法,杨嬤嬤从魏嬪的人找上她开始便一直在寻机去坤和宫。
若不然便想把消息递出去,好在昨天上午终於让她逮著时机把人给甩了。
而巧的是,她刚出去没多久就跟东宫来找她的海顺给碰上了。
去岁她给宋良娣验过身,內务府和典璽局都有记载,杨嬤嬤一看便知海总管怎么寻来的,又为何寻她。
於是她没有丝毫犹豫便跟对方到了太子跟前,把魏嬪拿她的家人威胁她一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太子。
请太子为她做主。
这才有了此时此刻的这一场。
此外杨嬤嬤还从海总管那儿知道了,先提议太子让人找她的,是宋良娣。
“没有人指使奴婢坑害您。”
杨嬤嬤微垂著头,不卑不亢道。
“奴婢所说皆是实话,今年四月中旬,是魏嬪娘娘您使人寻了奴婢,试图用钱財收买奴婢为您做假证。
奴婢不依,那人道奴婢敬酒不吃吃罚酒,便当著奴婢的面报出了奴婢家里人的名儿和他们在家的情况。
以奴婢的家人为要挟,迫使奴婢做假证,这些都有跡可循,找奴婢的那人……”
跟著,杨嬤嬤就描述出了最先找上她的那人的模样,以及后面被她察觉到监视她的人的名字与样貌。
全仕財当即代元隆帝发话。
派了人去內务府逮人。
当然,这俩人昨儿就被太子的人锁定了,这会儿充其量算是走个过场。
而除了这俩人,锦衣卫还很適时从宫外带回了监视杨嬤嬤家人的一个人。
被全仕財叫人逮来的那两人是一个宫女一个太监,被带来后供出了另外两人。
此二人则又供出了魏嬪身边的砚棋砚书两个大宫女,至於宫外的那人。
锦衣卫將其带到詔狱去审了才押过来的,也没费什么功夫就当廷招了。
说他是承德候留在京中的人。
承德候就是前睿王妃郭氏的爹啊。
郭氏被贬为庶人后承德候也被削了爵,之后一家子被流放到开化府了。
但承德候此前也是京中排得上號的勛贵,就算被流放了,京中依然存著其暗中留下的人脉也属正常。
何况前睿王妃至今在大觉寺修行。
魏嬪作为其亲婆婆,能跟她娘家的人取得联繫当然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便也能解释得通,为何魏嬪一介深宫妇人能在整个京城搅风搅雨了。
承德候的人必然不止这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