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痛忆往事(3)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487章 痛忆往事(3)
“好!你先跟我一起回葛家庄,我们共同去筹备如何救出你娘亲!”葛荣果断地道。
“不,不行,我不能跟你一起回葛家庄!”葛明急声道。
“怎么,爹爹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难道你就不想跟爹一起去看看你將来的一切吗?”葛荣奇问道。
“至少,眼下我不能跟你一起走,我如果跟你一起走了,尔朱荣一定会有所怀疑,为避免诸般麻烦,到时我再与你联繫!”葛明认真地道。
葛荣立刻醒悟,笑道:“对、对,来日方长。”
“那我先走了,你不能向北集坡去,他们已算到你可能去北集坡,是以在路上设下了埋伏,而朝徂徠山一带逸走是安全的,其他地方全都有危险!”葛明再次提醒道。
葛荣心怀大畅,这大概是他二十余年来最为欣喜和快慰的一天,但似乎仍有些悵然地道:“明儿,难道你不想叫我一声爹吗?”
葛明深深地望了葛荣一眼,声音变得有些淡漠地道:“我该走了!”说完竟不再叫出葛荣所梦想的一字,转身投射出洞,唯留下葛荣惆悵地望著苍茫的黑夜。半晌,才悠悠地嘆了口气。
洛阳,宫中沸腾,满朝皆惊,孝明帝元詡竟於昨夜暴病而毙,变故发生的是那般突然,那样让人难以接受。
孝明帝暴病而亡是今早宫女才发现的,宫娥、贵妃、皇后痛哭之声使得后宫陷入一片疯狂和悽惨之中。
最为震惊的还是尚书李崇,他怎么也想不到竟会发生这种事情,宫中的文武百官,只有数人有资格去见元詡的遗体。
惊蛰竟然发生了这种惨事,的確太过突然,满朝文武泪洒早朝,幸亏太后很快便赶到了现场,此刻太后方显出了其超常的镇定。虽然悲泣之色溢於言表,可对皇上的后事安排井井有条,连朝政都一一处理得极为妥当。
洛阳之內的消息尽数封锁,元詡的死讯只有文武百官知晓,但却不能传出宫外,更不能传出洛阳。
太后的理由是怕有损各路將领的斗志,乱了军心,更不能助长叛贼逆党的凶焰,也就將元詡的死讯秘而不宣,而太后又提出,朝中不能一日无君,她乃一介女流之辈,自不能亲自主政,因此,另立新皇之事又成为眾臣议论的话题。
翌日,太后和数位大臣决议,立临洮王元宝暉的世子元釗为帝,元釗却是一个仍未断奶的小孩,虽然许多大臣断然反对,可是却无法抗衡胡太后的决议,遭受到郑儼诸人的言词攻击。
朝中大臣多有微词,但却不敢说出,胡太后权倾天下,谁也无话可言。
李崇在新皇登基后三天辞官归隱,举家迁出洛阳,朝中文武百官和胡太后极尽挽留,但李崇去意已决,仍是辞官而去。
新皇亲政,小儿坐龙椅倒闹出不少笑谈,还专门有奶娘照看,胡太后垂帘听政,所有决断全由胡太后决定,官吏罢免、乔迁,史部和刑部及各部完全无法插手,朝纲几乎大乱,一些敢於直言之臣悉数遭贬或遭斩,更有些人步李崇后尘,辞官而去……
尔朱天光闻知元詡驾崩,如遭雷击,再也不管什么泰山之会,迅速领兵回朝,更自黑白双奴的飞鸽传书中得知孝明帝为胡太后毒死,更是大怒。
李崇也正是明白此节,才感觉到胡太后的可怕,因此辞官还乡。那天夜里他很晚才离开御书房,此刻正逢刘公公送参汤入房,后来他亲见元詡尸体,又不似暴病之状,心中早就估计问题出在那碗参汤上,可是他再去找刘公公之时,刘公公竟也恰巧病死,那几名小太监更是失去踪跡。这事显而易见是太后指使下毒,他若再不离开这是非之地,只怕胡太后的下一个目標就是他了。
天下皆惊,元詡之死,虽然朝廷內部极力隱瞒这个秘密,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更何况,洛阳城中各路义军都有密探,只要宫中有半点异常事情,就立刻会传出很远。更何况,另立新皇可是一件大事,又如何能够蒙蔽过去呢?
天下本已够乱,百姓心中不安,战火纷烧,义军四起,人心思变,元詡一死,新皇又是一个未曾断奶的毛头小儿,天下百姓岂有不乱之理?
最得意的还是各路义军,元詡之死使得义军斗志大盛,战意高昂,攻城略地猛不可挡,官兵战意大弱,各路义军中最强的要属葛家军,破巨鹿、克隆尧,直接南下,一路披靡,很快就威胁到邯郸和邢台,大將元融在定州被鲜于修礼所缠,根本就分身不得。尔朱荣的大军踞守晋阳,尔朱天光远在山东,萧宝寅和崔延伯居兵黑水,朝中猛將虽多,但能跟葛荣交手的人却几乎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