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江畔大刑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沧澜州震动
扬州道震动
江南震动
整个大周震动
不管是庙堂江湖,还是达官显贵,亦或者豪门士绅,他们再度领略了那位大周宰相狠辣的手段。
无数人提心弔胆,夜不能寐。
据说江畔大刑之后的数日,沧澜江下游,每日都有无数鱼虾翻肚,飘在江面上,恶臭盈天。
所有人都以为江畔大刑之后
身为沧澜州霸主,佛门圣地之一的枯竹殿,会和苏文死拼。
然而出乎他们的预料
枯竹殿並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甚至在此期间,特意將沧澜山山门关闭,以此避嫌。
將各寺的罪魁祸首斩首之后,剩下的数千僧侣,全部流放边关,押送到渔阳,燕镇,武阳等地修筑城墙工事。
以前时候,流放的犯人大多数都是充军,担任炮灰。
平日里只要饿不死就行,一旦有大小战事,这些充军的罪犯都要衝在最前头。
相当於一次性消耗品。
天顺帝登基后
他们运气不错
不用充当炮灰,只需要干些苦力活就行,除了没有工钱之外,勉强能吃饱。
这些罪僧中,罪责轻的,干满三年苦役之后就能脱离奴籍,重回故乡。
罪责重的,也就干个十年八年。
八月末
沧澜州各地开始秋收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百姓,男女老幼齐齐上阵,金黄的麦穗一眼望不到头。
往南的官道上
数十骑护送著两辆马车慢悠悠的走著。
最前头
两骑並行
马背上,苏文远眺著这副丰收的场景,朝旁边的尹大同道:“本相之所你留著你,其中缘由,想必你自己清楚。”
“如此肥沃的土地和勤劳的百姓,你可不能辜负了他们。”
尹大同道:“相爷放心,卑职一定做好自己的本分。”
“你有才华,也有能力。”
苏文继续道:“枯竹殿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以后他们不会在联繫你。”
“安心地做好大周刺史的职责。”
“多谢相爷。”
尹大同抱拳。
“不用送了。”
他摆了摆手:“送君千里,终须一別。”
尹大同退往路旁,放任车队的马匹狂奔而去,他翻身下马,遥遥对著苏文的背影一拜:“苏相一路保重。”
此次沧澜州之行
对於大周皇朝而言极其重要
沧澜江显圣,成功將佛门打落神坛,重铸天子在沧澜州百姓心中的神圣威严。
江畔大刑
一日斩首上千人
更是彻底斩断佛门的根基
可想而知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內,苏文都会顶著屠夫的帽子,天下人对他口诛笔伐者,多如牛毛。
但苏文並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总有人要做屠夫。
放眼整个大周朝堂,恐怕除了他这位宰相之外,还没有第二个人能顶得住屠夫的骂名。
车马疾驰
向安而去
赶往安南州
安南州位於淮州道
淮杨两道,富甲江南,又以女子容顏之美而著称。
淮杨女子,娇如碧玉,婀娜多姿,其中又以扬州瘦马最为出名,多受达官显贵的追捧,更是各地青楼酒肆的招牌。
可惜苏文不去扬州。
出沧澜州,改走水路,沿淮水南下。
淮州府
天色渐亮
城外河畔,早早就有周围村庄的妇女前去浣衣,这些女子虽年逾三十,却也被江南灵气养的丰腴灵秀,腰肢纤细,眉目间多有风情姿態。
一顰一笑,都颇有中年熟妇的魅力。
她们正说笑间,突然一团白色的物体从上游飘来,被水浪卷著,往河岸靠。
等到近了,方才发现,那东西分明就是一具被泡胀的尸体。
嚇得这些妇女惊慌尖叫,有人急忙跑去报官,紧接著又有尸体陆陆续续地从上游飘下来,被河岸的枝丫杂草勾住。
有胆大的上前將尸体翻过来,面色发青,腹部鼓胀,头顶光禿禿的,做和尚打扮。
“全都是和尚。”
妇人惊呼,她们的声音引来了其他人,眾人合力,將所有的尸体打捞上来。
足足三四十具,全部都是做僧人打扮。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去
得到消息的淮州府刺史杨庭带著一眾兵丁捕快来到淮水河畔。
“大人?”
“这些尸体恐怕都是从沧澜江飘来的。”
穿著皂衣的中年捕快简单地做过尸检之后,朝杨庭道:“大多数都是溺水而亡,有两个是被短刀刺破心口而死。”
沧澜州之事,早已传遍整个江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沧澜江到淮水沿岸各地的衙门,这些时日,也都陆陆续续地打捞到一些尸体。
官差们习以为常。
有谨慎的,会派人去沧澜州衙门询问,其他差役,要么將这些尸体烧了,要么隨便找个乱葬岗给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