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入代郡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风林火山四大营的兵马由我带走,前往代郡驻扎。”
代郡位於玉京城以北,朔河位於玉京以东。
四大营驻扎在代郡,樊虎的虎賁骑驻扎在朔河,直接將魏文通封锁在雁南四道之內。
配合武阳,渔阳,燕镇的十一万兵马,形成瓮中捉鱉之势。
“驻扎在驪山大营的天字营就由神武大將军周神通操练。”
“天字营,神武卫,加上禁军足足四万多兵马,足以卫戍玉京安危。”
“飞渔军在北江道驻扎,威慑巴蜀和江南世家的同时,隨时都可以北上。”
江南必须要留一支凶悍的军队才能压住那些蠢蠢欲动的世家大族。
否则江南一乱,届时南北夹击之下,便是腹背受敌。
这是苏文决不允许发生的情况。
飞渔军南下北江道剿匪
四大营八万人马北上,前往代郡。
一系列的动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距离先帝驾崩,李青柳登基已经过去三个多月,正是春暖开的时节。
大军开拔的消息传遍天下,让大周的局势愈发的波云诡譎。
两路大军一南一北
所有人都知道
朝廷要开始平叛了
无数道目光死死的盯著玉京,代郡和朔河这三个地方,各方势力的密探细作如同雪般洒落。
这场平叛的结局关乎著大周未来的局势,更关乎著天子宝座的归属。
是女帝李青柳和权相苏文贏还是魏文通造反成功?
谁能笑到最后
代郡
位於帝国以北
自古以来,就是防备北边蛮族的重镇,前朝李唐最为强盛之时,国境曾以代郡往北千里计。
然帝国末期,国力衰退,內忧外患之下,打下的版图又被蛮族蚕食殆尽。
最后只能依託代郡来抵御北边的蛮族。
大周开国之后,数次举全国之力北伐,硬生生將北蛮七十二部落打的支离破碎。
將丟失的河套地区夺回来,建立武阳和渔阳这两座重镇。
然帝国兵锋以腐,曾经支离破碎的北蛮七十二部又整合成为北元。
如今的北元甚至比当年的北蛮还要强大。
號称控弦之士百万,披甲之士四十万,年年南下进犯大周。
代郡极为重要
曾经前唐在日落之时,就以代郡一地,而御三州之兵马。
大日悬空
可吹来的风依旧残留著寒冬腊月的冷气,城外的杨柳已经发出嫩芽。
凉亭內
苏文背负双手,远眺代城,高耸的城墙上满是战火留下的疮痍。
床弩留下的巨大孔洞
攻城锤砸出来的凹陷
每一处伤痕都在诉说著这座城池在千年以来,曾见证过无数次惨烈的大战。
四大营的士卒正在井然有序的入城,城头上,是代城的守城士卒。
原本的旗帜已经换成黑色的大纛,上面绣著铁画银鉤的苏字。
“相爷,该进城了。”
身后站著的老山头开口。
“嗯。”
苏文点头,登上马车,在一眾亲卫的护送下,跟在四大营士卒的后面进入代城。
城池很大,容纳八万士卒绰绰有余,就是营地有些破旧,翻新一下勉强能用。
隨行的侍女已经將郡守府收拾出来,宅院不大,但还算精致,假山楼阁池塘水榭都有。
麻雀虽小五臟俱全。
傍晚时候,他將四大营的主將叫到郡守府。
山字营主將皇甫皇甫明,內阁大学士,皇甫国公,兵部尚书皇甫松之子。
原兵部参事,曾在渔阳担任步卒偏將,最出名的一战就是神武二十五年,在黑风山下以五千步卒硬抗北元三万大军。
最后斩首八千,带著残余的五百人退往渔阳。
黑风山一战
皇甫明威震北境,其在步战的造诣上极高,放眼整个大周都排的上號。
风字营主將秦开山,雁北道人,擅长统领骑兵。
林字营主將石豹,凤阳人。
火字营主將苏泰,沉鱼州人。
四大营的主將,除了皇甫明之外,剩下的三人全都是寒门出身。
如果可以苏文甚至想將四营主將都换成寒门。
奈何皇甫松,隋常这几个国公依旧有不俗的势力,想要稳住朝堂局势,少不了他们的力量。
至少现在还需要他们。
锐利的目光扫过四人,苏文:“明日卯时开始,你们便领著各自的兵马在城外操练。”
“声势越大越好。”
“诺。”
四將领命而去。
果不其然
第二日卯时
八万兵马全部拉到代城外,黑压压的人头攒动,震天的喊杀声让整个代城都在颤抖。
城內
“什么动静?”
“谁在喊杀?”
城东酒肆的掌柜的从睡梦中惊醒,急忙提著油灯,將脑袋探出窗户,四处张望。
“听著像是城外传来的。”
床上的老妇侧著耳朵听了会,不確定的说道。
同样被惊醒的人也很多,尤其是准备进城的附近农人,看著八万披甲的士卒整齐划一的挥舞刀枪,急忙调转方向,往其他城门走。
不出两日
整个代郡都知道那位大周宰相领著数万精兵日日在城外操练,其声势之壮,將方圆十里的野兽都嚇的远遁。
代郡练兵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朝周围的道州传播。
雁南道
狩州府
这里是魏国公魏文通的大营所在,其麾下招揽的士卒同样在热火朝天的操练。
魏文通已经打出造反的大旗,並且传信四方,共邀天下群雄起兵,杀偽帝,斩奸相,还政大周皇室。
號称麾下二十万兵马。
魏文通手里的兵马的確有二十万,只不过大多数都是强征的壮丁和招募的流民。
这些人別说披甲执枪,能有一桿红缨枪或者一口大刀片子就不错了。
许多人还在用木棍,穿竹甲。
他手里真正的精锐只有原本的飞雁军和丛青州肃州等地徵召来的府兵。
再加上几个国公府麾下的勛贵从各地带来的兵马,加起来披甲卒约莫有九万左右。
这就是勛贵世家的底蕴
哪怕玉京城的国公府被苏文抄没,可散落在各地的势力却盘根错节。
大营內
魏文通看著手下送上来的密报,脸色铁青。
“元帅,苏狗贼这是挑衅。”
麾下的將领各个愤怒不已。
“还请元帅下令,让末將领兵,数日之內,定然攻破代郡,將苏狗贼的脑袋取下。”
“末將愿领兵攻打代郡。”
“末將请命。”
诸將皆为请战。
然而魏文通却迟迟不肯点头下令。
年前在元沧道的时候,他和苏文有过交手。
当时派出五千轻骑,再加上杀手楼的一尊大宗师,两尊宗师杀手。
结果却被苏文带著家丁杀的丟盔卸甲。
自那一战之后,魏文通心底对於苏文便极为畏惧。
尤其是在得知对方踏足第五境,凝聚出武道金丹之后,他甚至有过投降归顺的念头。
如果不是佛门找上门来,他根本就没有胆子起兵造反。
也正是因为佛门站在背后,魏文通才能轻而易举的拉起二十万兵马。
“元帅。”
“不能继续拖延了。”
一名將军捶胸顿足:“樊虎带著虎賁骑两万人马驻扎在朔河府,截断了江南的粮道。”
“如今苏狗贼又带著四营兵马进驻代郡,这是要將咱们堵死在雁南四道之內。”
“继续拖延下去,对咱们极为不利。”
“当务之急,是趁苏狗贼麾下的四营新兵立足未稳,咱们打个出其不意,拿下代郡。”
“届时兵锋可威胁玉京,逼迫朔河府的虎賁骑回防,再打通江南粮道。”
魏文通起身,踌躇不定,可看著堂下诸將殷切的眼神,咬牙道:“传令全军,明日开拔,攻打代郡。”
“斥候將。”
“末將在。”
“八百里加急传信给李登,让其领兵前去攻打朔河府。”
魏文通拳头砸在桌案上,眼神骤冷,狠狠道:“本帅要一战定胜负。”
他在赌
赌渔阳三镇的兵马不会南下
因为魏文通已经得到消息,北元十万大军已经开赴边境,倘若三镇兵马南下,北元顷刻间就要马踏大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